嫉妒的來源和本質

嫉妒情緒是人類情感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而心生怨恨,強烈的嫉妒心不僅會危害他人,當事人自己往往也很痛苦,有些覺知力比較強的人會對自己的嫉妒心理產生很深的羞愧感,會不斷質疑自己:“爲什麼我的嫉妒心這麼強呢?我是不是一個壞人?”

在大多數時候,一個人的優秀絲毫不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那麼人爲什麼會因爲別人的優秀而心生怨恨呢?

那是因爲,當一個人面對比他優秀的人時,就必須要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竟然有人比我厲害,我竟然不是最厲害的?!”,看到這,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正常人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比自己強的人啊,就連小孩子都知道。的確,在意識理性層面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在潛意識層面是不知道或者不接受的。

這又是爲什麼呢?因爲“自戀心理”,通俗點解釋,“自戀心理“就是“我是最棒的,我無所不能,沒人比我厲害”,其實人潛意識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自戀”的,程度不同而已,比較嚴重的就會形成“自戀型人格”,平時沉浸在“我最棒”的幻想中,一旦有人打破了他的幻想,就會無比痛恨對方。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敢去做什麼有挑戰性的事,畏難情緒特別嚴重,因爲只要不去做,他就不用面對失敗,自戀也就不會損傷。

至於自戀是怎麼生成的,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遺傳,一種是嬰幼兒時期父母的養育不當。最典型著名的例子就是,很多新手父母曾聽信華生的“哭聲免疫法”(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抱,否則會慣壞),給孩子造成重大心理創傷,造就了一大批自戀型人格的人,包括華生自己的孩子也都精神失常。

很多人以爲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很多重大精神心理疾病都起源於嬰兒時期,所以,至少2歲之前,最好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奠定好人生安全感的基石,地基打不好,房子是蓋不高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