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活着不累就靠這3點

作家餘華在《活着》中寫道: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走過半生風雨的中年人來說,活着真的太累了。

既要扛得住養家餬口的壓力,又要觀照自己疲憊的內心,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可謂步履維艱。

即使我們都知道,生存即苦難,活着即煉獄,我們無處可逃。

但其實也有能夠讓我們活着不那麼累的方法,就是不遲疑、不抱怨和不矯情。

【1】

做事不遲疑,殺伐果斷才能定心。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正像一個年輕的老婆不願意摟抱那年老的丈夫一樣,幸運女神也不摟抱那遲疑不決、懶惰、相信命運的懦夫。

很多時候,尤其是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容易猶豫,畢竟人生的每一步都不容易,走錯了路就沒有回頭的機會。

但是,過分猶豫卻會讓我們陷入遲疑的境地,越是拿不定主意,越容易患得患失,最後導致結果更不盡如人意。

我們熟知的“空城計”的故事,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說,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勝利,但是從司馬懿的角度來說,則是一次因爲遲疑而錯失良機的失敗。

當時,諸葛亮因爲錯用馬謖而丟掉戰略要地街亭,司馬懿趁機率領十五萬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諸葛亮下令士兵打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上派20名士兵灑水掃街,自己則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燃起一炷香,然後彈起琴來。

司馬懿來到城下時, 被眼前的場景鎮住了,他摸不透城裏到底是什麼情況,兒子司馬昭提醒他,會不會時諸葛亮故意弄出這個樣子?

但是司馬懿依然遲疑不決,認爲諸葛亮一向謹慎,城門大開必有埋伏,於是率領各路軍馬撤退了回去,因此錯失了一次挫敗劉備勢力的好機會。

有位智者曾告誡我們說,不要以爲你前進一步,別人就會落後一步;而應意識到你若遲疑一步,就有可能落後一步。

人生總是這樣,當我們站在原地,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的時候,別人早已經搶先一步,把我們甩在身後了。

活了半輩子才明白,只有殺伐果斷的人,才能定得下心來,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2】

爲人不抱怨,踏實肯幹才能安心。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只有把抱怨的心情,化爲上進的力量,纔是成功的保證。

總是牢騷滿腹的人,會抱怨是別人做得不好,卻忘記反省自己,是否把怨氣撒在無辜的人身上,最後卻讓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團糟呢?

人到中年的我們,更應該明白,與其抱怨不休,不如閉上嘴巴,埋頭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好運氣纔會隨之而來。

雀巢公司創始人亨利·內斯特萊,當初因受到迫害不得不背井離鄉。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小村莊,可是村莊被洪水沖垮了,放眼望去滿目瘡痍。

他覺得自己的命運就像這個被沖毀的村莊一樣,但是走着走着,卻看到一名農夫站在被洪水淹沒的田地旁,面帶着微笑,沒有悲傷也沒有抱怨。

亨利覺得很奇怪,就問農夫:“你爲什麼不抱怨上天帶來的災難呢?”農夫說:“這已經是 無法改變的事實了,抱怨也沒有用。”

農夫告訴亨利,雖然洪水毀掉了莊稼,但是也帶來了很多養料,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相信明年一定會有好收成的。

亨利由此受到很大啓發,他後來從一名藥劑師助手,不斷努力成爲奶粉研發大師,即使一次次的失敗,他也從不抱怨,更從來不曾放棄。

就這樣亨利創立了雀巢公司,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之一,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過,沒有一代人是容易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掙扎、奮鬥,沒什麼可抱怨的。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但是隻要我們不去抱怨,而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上,相信未來會讓我們更安心。

【3】

人生不矯情,隨遇而安才能撫心。

讀過一句話: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苦自己嘗,自己的痛自己抗,不需要矯情,指望誰都白費。

多少人躺平了不甘心,站直了嫌太累,渾渾噩噩如無頭蒼蠅般亂飛亂撞,工作不盡心,生活不盡興,反正哪哪都覺得不對勁。

這種矯情而又不想改變或者難以改變的狀態,真的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更是萬萬要不得。

在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五季的一期節目中,演員林峯的妻子張馨月,因爲網上的一些負面評價不開心,林峯想要幫她澄清。

但是張馨月又不讓林峯出頭,心裏卻又覺得委屈,一旁的秦海璐坐不住了,直接問張馨月:“不能簡單點嗎?矯情什麼?”

但是張馨月卻沒能理解秦海璐的好意,她一直處於糾結的狀態中,既不願意影響林峯的事業,卻又不想讓自己的委屈無處安放。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矯情,隨遇而安才能讓自己更坦然,畢竟無論在何種關係中,撫慰自己的內心應該是第一需求。

知乎上有個話題是“不矯情的人生是什麼樣的?”其中獲得高讚的回答,開頭就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銘說:“隨波不逐流,順逆皆安然。”

這個回答認爲,細說起來就是三句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不在乎自己怎麼看自己,不要把自己和別人作比較。

畢竟,我們更應該明白的是,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矯情,凡事知足常樂。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沒問題不自尋煩惱,自己的活得不擰巴、不委屈,不擔憂,不躲閃,纔是能夠讓我們更懂得自足和幸福。

【4】

有句話說,浮生只如白駒過隙,轉瞬間歡笑已然湮滅成塵。

人生在世,倏忽幾十年,誰也不知道生命的終點在哪一時哪一刻,讓自己活得不那麼累,或許纔對得起這匆匆一輩子。

尤其是對於人到中年的我們來說,前半輩子的得失已經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讓下半輩子能夠活得恣意灑脫。

不遲疑,是讓自己更懂得珍惜;不抱怨,是讓自己更懂得接納;不矯情,是讓自己更懂得平順。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能夠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抹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