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與成年

即使知道世界明天就要毀滅,我們今天也要種下一顆小蘋果樹。

                                                                                        -----摘自《焦慮的人》

今天從本書的第二章開始讀起,從開始出現的一座橋,進入到這一故事,在這裏我懷着非常大的好奇心,想要了解是一個怎樣的搶劫案可以讓作者寫成一本小說呢?而開始出現的這座橋到底和案件有着怎樣的千絲萬縷?

在這一部分出現了辦案的警察,一老一少,他們竟然還是父子關係,但可憐的是這對父子的關係並不和諧,這種現狀好像和現實生活中年輕一代與老一輩人之間有代溝的狀況一般無二,彼此之間想要的並不是同一樣,書裏是這樣去解釋的:“即將退休的人,想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找到終極意義;入職不久的新人想找到的卻是繼續工作下去的目標。”老人們所求不多,關鍵是一個安穩,在安穩的大前提下,尋找困住自己大半輩子的崗位還有什麼是可以有所意義,還能發揮光芒的,能在最後起到些力所能及的作用;而年輕一代在想着,因爲什麼才讓他來到這裏,動力何在?目標何在?可不會像老人一樣尋求安穩,有着年輕人的活力與衝勁,不怕折騰。我想,有一句話能很好地爲年輕一代的行爲做總結:年輕就是資本。

話說“人各有志”,而兩代人的隔閡也因此產生,“我們不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的步調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是希望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追求我們的夢想。”初讀這句話,是有些迷惑的,兩個步調,原來兩種意思,前者的步調是指老人們認爲正確的做事方向,而後者則是被重視的做事方法及過程。想要下一代揹負着上一代人的夢想向前,無疑是有些殘忍的,無論是誰,都應有自己獨立的夢想,不管怎樣,我們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是嗎?

繼續閱讀,我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可能還沒做好成年的準備,應該有人出來阻止我們的。”其實我很想問什麼是成年?成年難道不是成熟的近義詞嗎?那爲什麼會有一條18歲之後就是成年了這樣的定律,從小到大,我們好像是被催促着長大的,容不得停下思考,只管接受,大概從未有誰真正的關心過我們是不是承受的住,18歲之後的我們還在賣力學習怎樣長大的時候,卻早早被人戴上了“成年”的高帽,相信這換作誰,都會焦慮。此刻,我想給自己一個擁抱,想給內心還是孩子的你們一個溫暖的擁抱。


至此,《焦慮的人》第二至第十八章節告一段落,請期待後續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