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酵素梅

[一]


服用了大概一盒后,吴子由又开始购买第二盒。有次语文课晨读,吴子由在卫生间里蹲了半小时左右,腿已经麻了,但还是能感到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隐约听到了上课铃声,吴子由开始清理“战场”,然后提起裤子,整理好仪容后,开始跑向教室。

那时,语文课老师已经走到教室内,对吴子由迟到没有说什么。吴子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肚子还是有点疼,但那种程度的疼痛还是可以忍受的。

正在吴子由认真读书的时候,旁边的刘爽突然说了句:“看你捂着肚子,是吃那酵素梅吃的吧?”

“嗯嗯。”吴子由爱答不理地回答着。

“这也是你自找的,都快高考了还要这样折磨自己。以后考上大学了再减肥也不迟啊。”

吴子由听到这句话后心生闷气,以沉默来应对,于是和刘爽进入冷战状态。那张被抚平的纸重新又被揉起来拧巴一下。

晨读结束后,接着开启又一天的做试题安排。


内心总是很敏感的人,在某些事情表现上也会变得小气一点,从侧面看,也表现了一定的占有欲望。不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朋友或引以为傲的事物,一旦分享出去之后,内心就会变得很拧巴,即便脸上是笑着的,但内心是一百个不愿意。矛盾论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变得更加复杂。

座位经过了一轮的360°的旋转之后,在班主任看来是时候来重新调换座位了,理由还是以前经常使用的那一套。

在五月初的一天晚自习的课上,整个班级在班主任的命令下又开始了新一次的座位调换。不过这次的形式和以往不同,是单人座位,也就是每个人之间空出点位置留过道,不存在同桌的情况了。

吴子由坐在了右边靠窗的那个角落,在倒数第一排。而刘爽则坐在了左边靠走廊的窗户边上,正好一南一北地坐着,井水不犯河水。

这下会清净许多了,也不会那么尴尬了。吴子由心里想着。尽管,有时候还是会站在窗户边看着操场上打篮球的身影,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可能会有点奇怪,都快高考了,爱好打篮球的男生们还是那么带有激情,不放弃每天大课间的20分钟。每次在上课铃响的时候,他们开始跑进教室,带着一股熟悉且难闻的味道进来。幸好,教室里还有电扇这个美好的存在。然而有的同学不同意开电扇,怕冷;有的人想扇走难闻的味道。这样的话,就存在一个分歧了。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

开窗通风。

好几次下课,高一涵想喊吴子由出去溜达放松下,而吴子由都是拒绝。一方面是因为不想走出自己的安全区域,另一方面脖子处的疤痕让他人看见会给高一涵带来异样目光。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吴子由时而会看向操场,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抚摸,就好像被一个天使在爱护;时而会面向后面的墙,弯着腰,抚着头,头搭在双手缠绕的“支架”上,那样会感到一种踏实与安全。

赵翌岑看着吴子由的背影,那个充满忧伤的背影,上前询问:“吴子由,怎么了?心情不好吗?”

“没有,我是习惯这种感觉了。”吴子由若无其事地说着,好像只是享受着那样的状态。

“班级里就你一个人在沉默,看着很孤独,而且背影看着那么忧伤。其实,你也可以和我们几个复读生聊天的,毕竟我们认识两年了。”赵翌岑好言相劝着。

“算了吧,我毕竟19岁了,已经成年了,能够自己承受和消化了。”

赵翌岑陪伴了会,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可能是还没学会与自己和解,现在开始产生厌己的负面心理,对于别人的好言相劝一直都是拒绝和不接受的。无法选择坦然面对真实的带有瑕疵的自己,吴子由想到的只是一味地逃避。尽管之前一直用鲁迅先生所说的“直面人生”来规劝自己,但还是战胜不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只能一直待在安全区域内,待在那个充满黑暗的地方。

寻找了那么久,还是没有看见一点微光!

记得之前魏东曾经对吴子由说过:“现在上帝已经为了开了一扇窗,关键是你要努力找到那束属于你自己的光。”吴子由对魏东的话困惑,一直不解。

十八岁遇到的那场重疾带给我什么了呢?或许是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与爱,拥有了同理心,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懂事…但更多的还是看到了负面的影响,如变得更加沉默、孤僻与自卑,交流表达能力变差,脑子也不怎么好使了…太多太多,自己则是一无是处地存在着。


[二]


尽管一个人坐着,吴子由还是继续吃着酵素梅。在旁人看来吴子由这是减肥,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尽管她自己也这样想着,但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从初中开始,吴子由看着有的同学在手上、胳膊上用小刀刻印伤痕,于是她也效仿着,感受着那种变态似的快感。当用小刀开始在左手上慢慢划的时候,能感受肉体的疼痛,但还是继续划着,直到看见一道清晰的血痕出现。大功告成的快感大于肉体的疼痛。

一般人的身体上出现了伤口后,会小心地防水,进行包扎之类的保护措施,但吴子由不那样做,总是反其道而行之。手还是照样洗,尽管伤口会出现红肿现象,吴子由不在乎,因为在她的心里始终相信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一众普通、平常的人群中,她或许想以“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想表现地特殊、另类一点,标新立异,然而这种想法到头来都是如梦一场。心里渴望着被爱,但吴子由的方式只是能获得心灵上病态的快感与不真实、无意义的平衡,在别人看来,或许如小丑的行为一般,微不足道。


一直注重心理平衡,用什么来化解痛苦呢?要么“以毒攻毒”,要么主动去寻找快乐之源。显然,第一个答案更容易点。

可能习惯了委屈自己、痛苦的味道了吧,所以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行走着,或许对快乐已经麻木,失去了知觉,于是跳进痛苦之圈,享受着一个人的孤苦。

但一个人痛苦久了,总归要找到一个出口来拯救与放过自己。

眼看着距离高考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每个人的心理压力加重,包括吴子由。这次高考如果再考不好,难道要再继续复读吗?

尽管听说过艺考生高考三四次的案例,最后也考上了一流的艺术类大学,但如果三四年的青春都用在高考这件上,或许有点避重就轻,毕竟人生的长度有限,还是有很多除了高考要去做和实现的事情。

一天晚自习下课的时候,教室里隐约传来一阵啜泣声。吴子由仔细听,然后寻找声音的源头。视线落在了赵翌岑的身上。吴子由本想上前去关怀下,但又碍于自己懦弱的性格与匮乏的表达能力,就选择了退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假装努力复习的样子,会时不时地瞥向赵翌岑一眼。

高一涵和刘爽他们上前去询问。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了啜泣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备考压力大。本来复读生的压力会比应届生大一些,而且赵翌岑之前的校单招成绩也是全部石沉大海,白白废了那么多的精力和金钱,接下来也是只有通过高考这件公平而神圣的重要之事来决定以后的人生。

复读生们对赵翌岑的心理表示感同身受,即便前途看起来渺茫,但是还没到最后,就无法决定最后的胜败。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现在,努力学习,把语数外三科的成绩再加把劲往上提一提,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看到复读生们一起安慰赵翌岑的情形,还有他们互相之间的鼓励,吴子由愈加觉得复读生之间的情谊犹如革命战友般珍贵,齐心协力,攻克困难的那种凝聚力太燃了。而坐在一旁的复读生吴子由只是旁观着、欣赏着他们的情谊,尽管自己想参与进来,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总是作为旁观者的吴子由,有时也是想加入任何的一个团体或阵营里。感到纳闷的是有时加入了一个群体中,还不如不加入的舒服,加入之后更加看见了自己的孤独与假笑,好虚伪的一切,加入团体之后的不真实感愈加衬托的明显。于吴子由而言,还是喜欢真实的自己以及周围真实的一切。而独处最真实。


十分钟过后,复读生们的情绪恢复如常,此时也已经响起了最后一节晚自习的上课铃声。

因为刚才的情绪浮动,吴子由无心看书,对着书开始发呆。回想着从去年暑假一直到现在的这段经历。越想心里越堵得慌,压抑、喘不过气来,处在一个充满黑白灰的世界里。

时间不紧不慢地一点一点地流逝着,离放学时间还有15分钟的时候,班主任出去了。教室里开始出现一小片“叽叽喳喳”的声音。这种声音的高度不足以惹来老师的再次走进教室。

每次班主任在离放学十五分钟的时候就会走出教室,和其他几个高三班级的班主任、教导主任或校长站在校园的正中心,一棵梧桐树下交谈。校长经常背手拿着一个热水杯,开启了中老年养生生活。

那几个领导围着一圈站着,学生们都不敢靠近,见了他们也会选择绕道走,生怕因为某些不好的事情被揪住。大庭广众之下出丑可不是每个学生都想要的。


[三]


晚上九点半时间一到,下课铃一响,原本安静的校园里开始变得喧嚣与嘈杂。班级里的学生们开始一个一个地退出教室的“舞台”。直到十点半还有屈指可数的学生们仍在奋战学习着。

或许是负面情绪积压到最大值,吴子由心跳加速,那种想逃离教室的渴望心理得到彰显。于是,一个人收拾好自己的桌面,默默地走出教室,来到久违的操场,想着上次来操场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好像还是在上高三,和当时的同学们相处的融洽与快乐。再看看现在的处境,不免悲从中来。开始怀念与吴兴安他们相处时快乐的自己。

操场的灯光暗淡,无形之中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但这种昏暗的氛围和害怕阻挡不了吴子由走向操场的决心。吴子由带起耳机,以求给自己带来一些无形的安慰。音乐始终是吴子由朋友似的陪伴。

什么样的心情适合听什么样的歌曲,耳机里播放着李佳薇的《大火》,歌手的感情以及歌词完全能代表吴子由此时的心情与想法。尤其是这段歌词:

有些伤痕像场大火

把心烧焦难以复活

不碰了好像忘了

恐惧却在脑海住着

重复卡在一个重要的时刻

不自觉就会退缩

连幸福也克制着

觉得什么都会变的

防备着平静到最后 独自寂寞

 

身体上那几道永远不会消失的疤痕,给吴子由的心理拷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锁,这些都只能一个人去咀嚼与承受。独自的寂寞,孤独的狂欢是吴子由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情。

眼泪任性地浸满了眼眶,正打算要回宿舍的时候,忽然听到远方传来一阵呼唤,有人在呼叫着吴子由。

走近一看,原来是高一涵和赵翌岑她们。她们知道吴子由的身体行动不便,于是左右两边都搀扶着吴子由走到最近的凉亭。各自坐在石墩上休息。

“子由啊,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我们说啊,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不然憋久了会憋出病来的。”高一涵坐在吴子由右边的石墩上苦口婆心地相劝。

“我也明白这个理,但是自己又是倔强的,不愿意服输,即便说出口后又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现在已经习惯了个人主义。”吴子由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吐出了一口气,得到一丝的放松。

“关于高考的压力,我们几个复读生都是有的,也不小,刘爽之前还说以后我们聚在一起聊天或学习的时候,可以带上你,这样你就不会那么孤独了。”赵翌岑坐在吴子由的左边,右手拍了拍吴子由的肩膀。

“原来大家也在挂念我啊,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弃儿,不足为人挂齿,存在和不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吴子由的丧入到骨子里,卑微地低下了头。

“人活在世上,得先学会对自己好,你不对自己好又怎么能奢求别人对自己好呢?对自己好也是一种能力和资本,听我的你先把那些用作减肥的酵素梅扔了吧,都快高考了,别再让身体出现不良状况了。”

吴子由被赵翌岑的话说服了,为了高考的确可以放弃许多东西。

通过这一晚,吴子由深深地体会到了能被人惦念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知道大家还在关怀着自己,吴子由感到了温暖。温暖驱走了内心久违的寒冷,那颗被冷落的心终于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有了归属,向上的毅力就会越来越强大。相互之间陪伴了二十分钟后,她们开始走向宿舍。

被昏暗灯光照射的身影铺在水泥路上,冗长而有趣。

那时,班主任和其他几位老师还在梧桐树下站着,有的在交谈,有的在看吴子由他们回宿舍的身影。班主任想说什么,但话到喉咙里又咽下了。吴子由看到了班主任的欲言又止,心理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抿起嘴唇,在心里更加确定要把接下来的高考考好,为为期四年的高中生活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也定不辜负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


吴子由回到宿舍后,屋里一片漆黑,其他的几位室友已经睡下。吴子由摸着黑从被褥里拿出了仅剩的那一盒酵素梅,在走廊灯光的陪伴下,把它扔在了垃圾桶里。吴子由注视着垃圾桶几秒钟,在心里立下了接下来要学会对自己好的决心。

在高一涵收拾忙碌着的时候,吴子由在她的耳边轻轻说了句感谢:“一涵,谢谢你和大家的鼓励,我们要一起加油、努力,争取实现考上一所大学的梦想。”

“看到你好些了,我也会变得开心一点,因为每天都能看到你的负面情绪,那么浓厚,我原本快乐的心灵也开始忧郁起来。”高一涵半开玩笑地说道。

“对不起啊。让大家为我担心了。”吴子由知道高一涵是在开玩笑,但心理上总的来说是有点过意不去的。

“没事儿,还有十多天就要高考了,接下来就不要多想,好好地努力奋战吧。”高一涵说完后右手握起了拳头。

吴子由连忙点了几下头,同样以拳头回应。

他们俩躺下时已是晚上十二点。那晚的黑暗很短,吴子由的身体还没恢复过来,早上五点半的闹铃就开始响了。新的一天则以新的心情去面对。


[四]


对于要高考的学子来说,晚上学到十一点或十二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高三(1)班,有的学生会学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照样能早起去教室参加晨读。吴子由对这类学子是由衷地心生敬佩,自己则是最多能坚持学习到十二点就得倒下睡觉了,不然第二天肯定会没精神。


在吴子由上高一的时候,那时学业还没有那么重,有的同学会晚上去网吧打一夜的游戏,然后第二天在晨读课之前回到教室。

熬的夜第二天肯定得要付出代价还回来的。有的同学开始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打瞌睡,于是被老师罚在后面靠墙站着,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同学竟然还能睡着。这样几次反复的罚站、站着睡觉之后,同学们就给那位同学起了个“睡神”的绰号,名不虚传。


在看到比自己还努力的同学的时候,心里多少或有点妒忌,然而自身付出的努力值还是不变,有时即便付出了很多但还是没有那些优秀的同学付出的,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一个努力了;付出与结果是不会平等的,在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之后,最后收到的结果可能只有百分之七十。

知道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于心理上可以说是一种解脱与释放。人只有在接受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而接纳自己是一件比高考还困难的事情。


在学校最后的时段里,学校搞起了横幅的形式主义。在高三这栋学习楼里张贴了三四张长横幅,内容都是激励、昂扬向上的,如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等。这样的字句挂在墙面之上,看的人肯定会热血沸腾,又重新燃起对学习的激情。

形式主义在同学们的眼里也只是三分钟的热度,无法在内心激荡许久。吴子由对这样的形式在心里会对它嗤之以鼻,路还是照样走,复习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去学习,学习地久了,尝不到进步的快感,就好像陷入了一种瓶颈期,一直稳定在某个分数附近,再怎么使劲努力也还是一筹莫展。

在一次由高三的教导主任组织的一场座谈会中,选各个班级的三个尖子生来参加,吴子由位列其中。座谈会持续了半小时后,最后的环节是解答疑难。

待最后的座谈会只剩下五个人左右的时候,吴子由开始有底气站起来向老师请教已在本子上写下的一个问题:“老师好,最近我有一个学习上的疑问就是做了那么多的习题后,首先想到的解题思路都是成惯性思考的模式,如何能打破这种模式呢?来寻求另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呢?”

教导主任对这个问题有点愣住,因为在吴子由之前的学生提问的都是各个学科的试题怎么解决,具体到解决步骤。而吴子由则是从方法论以及形而上的方式来提问。教导主任向上推了下眼睛,眉头紧锁,认真地思考了几秒之后,“同学,你提的问题很好,我的回答是还是要多做题,从经验来找到你说的那种方法,当然,这就是得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了。”

吴子由对这个回答很冷淡,这也是自己已经知道的,可是有没有一种更快速与高效的方法呢?还有十多天就高考了,时间不等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自己去琢磨与总结了。“谢谢老师!”吴子由不失礼貌地坐下。

坐在旁边的魏东好像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其实,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就像英语,始终提不上成绩。思路或方法已经固化了。”魏东摇了两下头,叹了一声。

“如果找不到方法的话,退一步讲,只要做题不出错就可以了,不用想着解题方法和思路上的创新了。”

“你说得对,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不一会儿,座谈会结束了。楼道里开始在寂静的校园里制造起了一阵的噪音。


[五]


五月还有三天就结束了,三科的老师们已经实行了一种高考激励的模式。“该讲的都已经讲完,剩下的路就靠你们自己走了。一定要放平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高考。”三个老师大致说了同样的内容。

一天下午,在数学课下课之际,班长组织了拍影留念的活动。(6)班的学生站在横幅的下面,像拍毕业照那样,不过仪式上更放松、愉悦一点,也是在表达一种感恩老师与怀念高中时代的情怀。

高一涵喊着吴子由来加入拍照的行列,但吴子由拒绝了。拍照是一种考验心态的事情,如果和一同拍照的人相处得开心,那么拍照的结果也是好的。如果打从心理不想加入,而且吴子由又是比较腼腆、敏感的,所以还是选择留在舒适区内,以“好好学习”的假借口来阻止高一涵的猛烈呼唤。

不一会儿,拍照结束。还没上课。高一涵与吴子由分享着刚才拍的一些照片。


“你不来真是太可惜了,本来还想着我们几个复读生来拍一张以作留念呢。”高一涵翻着照片,隐约能听到她语气里的遗憾口吻。

看着照片里的同学们,好多同学面带笑容,吴子由开始在心理有点后悔没去加入了,照片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留个念想,能回忆起关于这样的青葱时光。照片已成定局,也不能舔着脸再求班长拍一张有吴子由的班级合照。


五月结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