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就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天气预报说,本月七号最低温度零下3度,明天即本月五号最低温度零上7度。仿佛记得哈尔滨,牡丹江七号最温度零下12度。届时北京香山红叶将逐渐会香消玉殒,霜叶红于二月花将成历史。花园东路8号院的银杏树叶将如黄蝴蝶坠地,厚厚一层,踩在脚下沙沙作响,令人唏嘘。高大的今天还绿叶青青,葱翠长如许的情景将是陈迹,也在银杏黄叶坠地之后,不甘心地长长叹息,仅管偌大的老杨树上之后也许还有十来片枯黄的叶子在顽强坚守,甚至熬过了严冬,但那又怎样?毕竟风光不再,碧绿不存。环卫工人还没有来得及刈掉的月季花,别看今天有的还娇艳欲滴,风韵犹存,但在本月七号之后,也就是说还有三天,将会逐渐瘗玉埋香,令人扼腕。为什么是七号?因为七号立冬,因为小雪节气也会纷至沓来,因为冬天就要来了。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雪纷飞,“百泉皆冻咽,我吟寒更切”(孟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位于古燕国的北京,孟冬十月会下雪吗?李白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夸张的叫人合不上嘴。在电视剧巜甄嬛传》中,有一段大雪纷飞的景头,当然我就想到李白的这句诗,看来燕国的冬天够寒冷的了。而今因人为的诸多因素,环境恶化,气侯变暖,但毕竟是冬天呀,毕竟是古燕国的北京呀。更何况,北方的冬天还会肃杀萧瑟,北京的西北风还会凛冽刺骨的。

      让人们心头蒙上阴影,些许不安的不仅是自然冬天的降临。近两年来让全世界都几乎束手无策的新冠肺炎,在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全国在零星几点之后,曾经数十天在全国清零。当人们稍稍喘口气,还没有来得及庆幸时,先是个别地区出现,随之多地开花,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大前天的71例(本土病例),到前天90余例。在北京昌平一家五口集体中枪。北京朝阳区(望京)花地实验小朝来校区几乎全军沦陷,1370余名师,就有596人接受核酸检测,100组220医护与工作人员采取“敲门行动”,对其余离校的师生同样进行核酸检测,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商务部一纸“鼓励家庭储存生活用品,满足曰常和突发情况”公文,更使原本心存忐忑的人们更是雪上加霜,几乎惶恐了!这个冬天还没来呢,就让人惴惴不安了!

    毋容置疑,北京的冬天是有些寒冷难挨,加之悬在头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久久不去,更令人有些寝室不安了。但是,冬天不会你畏惧而遛走,疫情不会因你恐慌而消失,与其如此,何不正视与面对?“与草当作兰,与本当作梅”。古代诗人白居易在“雪虐风餐愈凛然”的冬天坦然面对,“绿蚁新培酒,红泥小火炉”,乐载优哉,大呼“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试想那“伐薪烧炭南山中”,“心忧炭价愿天寒”的卖炭翁呢?面对当今现实,那些在严冬风雪无阻,早早进入工作状态,年近花甲的环卫工人呢?那些风雪中指交通,眉毛凝成白霜,兀自岿然自若的交警呢?那些伏冰卧雪,守护在祖国边陲的边防战士呢?每每想起这些,我心坦然。北京的冬天寒冷,咬牙可以挺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我们理智可以战胜。储存生活物资,不可过度解读,相信党和政府,物价肯定稳定,供应一定充足,可以适当储存,但不必过度堆积,象压缩饼干,矿泉水成箱搬进原本拥挤不堪的单元楼可谓笑谈。可以有备无患,可以未雨绸缪,但更要正常生活,更需淡然接受。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古人尚如此,我辈不汗颜?要正确对待,淡定从容。冬天就要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1年11月4日于北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