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从前慢

近日,扬州城的师友一改往日便捷的电话、微信聊天模式,给我写了一封信。看着手里熟悉又微觉陌生的信封,一下子把我带回“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想象中了,让人迷醉。

是的,这样的感觉很妙,不是手机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亦不是电话一端的絮絮低语。是一种等待,一份期盼,一丝雀跃,一缕释然,一种在流动的时间里空间的位移带给人心理暗示的一份愉悦感!

书信,是多久远之前的记忆了。那些贴着各种好看邮票的信封,那些精心挑选的信笺,那些直抒胸臆的文字,那些夹在信纸间的干花和落叶,还有节日里带着喜悦祝福的明信片,都浅漾在旧光阴的长河里,泯于彼岸!

书信在这飞速发展的年代,被时代的巨轮抛得太远,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前,从不曾回首,去俯拾这些遗失的珍藏。这太过慎重又有些仪式感的生活方式的缺失,也让人少了一份笃定的从容与诗意。

步履匆匆的人们,有多久没有去认真听风穿过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了,雨滴落在瓦檐石缝,在阳光下翩然南飞的候鸟,都不曾细细聆听它们在深秋里悄然交换的秘密吧!

还有你的城,琼花开落,槐香何园,法桐掩映着东关街的幽巷,瘦西湖的莲叶漫卷,古运河边的木芙蓉醉了夕阳。细腻如你,定能感知时光流逝中季节漫游在日日夜夜里的妙曼风华吧!

你信中说,乡下院子里的柿子树都熟透了,篱墙边的一丛白茶菊刚打了花苞,而今,你的阿娘正在院子里渍着桂花糖酿制桂花蜜呢!

这样的慢时光,真好!是了,我也曾是个稚子,赤诚天真,满心欢喜,如今只愿再一次怀想,那些默片般的旧时光!

咸菜绿,鸭蛋青,柿子红,桂花黄,你也和我一样有一个会在厨房里变着花样做好吃饭菜的外婆么!我的外婆腌制的咸菜和咸鸭蛋向来是我们最喜欢的佐粥配饭的小菜。

可以和萝卜干肉丁一起炒香的咸菜,可以和熬好的葱油拌在一起蘸着蒸熟的芋艿吃得喷香的黄豆酱,绿壳白壳流着红油的咸鸭蛋,捂在灰缸里结了一层白霜的柿子,可以和花生碎一起包在汤圆里的桂花糖!你都难以想象,外婆变魔术般地在她挚爱的坛坛罐罐里和慢慢流淌的时光一起酝酿着怎样的美味,让物资还不那么丰富的年代,我们依然有着最甜蜜的童年时光!

秋深了,一场雨落,一阵风过,桂花的香气也满城流动起来。公园里、古寺前,松柏都散发着清醉的木叶香。香橼树的叶子还翠着,树上淡黄橘红的果子都周正可爱。香橼树的果实虽不好吃,但慢慢散发出来的清香确是长久不绝的。正如江淮平原天生的秀水和沃土滋养的花草树木、水果菜蔬都鲜灵丰沛,生长于长江淮河两岸的人也都有着骨子里的雅致!你一定也有一个素日围着围裙忙于家务却又有一些雅趣的母亲吧!

母亲习惯在香橼果成熟的暮秋摘下一两只,清供于床头木几或是梳妆台上,一直到来年初春也不腐坏,日日弥散的柚香幽幽淡淡。母亲用她最朴素的方式和喜好来告诉我怎样静享这庸常又漫长的琐碎日常!自然,春天的木香花、初夏的栀子花,冬天的腊梅花,一个粗瓷的白底蓝花碗,或是父亲的一个仿古黄酒瓶子,一汪浅水盛着,母亲在她的四季里独享着一院清香!

时光不语,星月也流泻着最宁静的光华,岁月的年轮慢慢碾出深深浅浅的印记!几只残破积灰的煤油灯按高矮顺序排列在老宅墙壁上的浅洞里,玻璃的灯罩在天光月影里泛着奇妙的光泽,真像一个时光机,在三年五年十年的时光门前按下快门,咔嚓一闪,一帧帧倒影掩面而来,是从指缝里溜走的从前吗?

竹制的匾、篮、筐,芦苇杆围的篱墙,月月复年年,在父亲有些粗糙的手一遍遍抚摸后由青变得油黄发亮,你也有着这样一个淳朴善良又坚韧机敏的父亲吧!

父亲的年代是人人都要学会一样足以谋生的手艺的,父亲年少时跟着师傅学的是篾匠手艺。农村小镇寻常人家常用的竹席、竹床、竹篮、竹筐、竹匾、竹帘等等用具,在父亲手指翻飞间都悄然成型,我家老宅里依然留着一个竹制的书架,是我最喜欢的老物件了!

虽说父亲最后并未用此手艺谋生,在居家生活中,父亲年少时所学技艺依然给生活添了许多便利。父亲在后来的小生意中每每处于低谷又能屡屡峰回路转,用父亲的说法是与他年少时漫长的学徒生涯中养成的那份执着与坚守又有一些巧慧懂得变通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于我而言,更是在年幼时就对自然之物和这田园式的慢生活生了喜爱亲近之心!以至于如今,处在海量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依然喜欢在休息的时候慢幽幽地行走于古巷石桥,看流云飞鸟,看翘檐瓦楞。晚间回到小屋,亦喜欢如母亲和外婆般围上围裙,在烟火气息里把那些鹅黄、碧绿、亮紫、粉白的菜蔬做成可口的一餐,在这慢时光里过这“白菜青盐苋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妙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