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的大鼻子



孩子的小时候,读到这样一篇童话,说是撒谎的人,要为没有诚信付出一个代价,会在不诚信的当事当时——即刻长出一个长长的大鼻子。

我当时常常给她念和讲儿童读物,除了寓言、童话外,还有《西游记》、《三国演义》和《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国古典名著儿童版和蒙学读物。她的书橱里,童话数量不小,给我印象深刻的不太多,但这本关于匹诺曹大鼻子的小书,让人记忆犹新。二十几年过去了,她已经长大成人,或许人家早就忘了,我却耿耿于怀,记得这个匹诺曹大鼻子。

那天下课路上,骑车经过一根长长的大象鼻子的植物之前,就立刻下车,将之收进手机里,还觉得意犹未尽,麻烦一位路人拍了这张纪念照。这里的陌生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挺好说话,他或者她,一般都会高高兴兴地帮忙的。

匹诺曹大鼻子的故事,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十分惭愧,却忘了这个作者是哪国人——感觉上,其叙事风格颇有几分伊索寓言的味道。

成年人在表述关于诚信等类严肃话题时,当然是不同的,自有成年人的话语系统和特点。比如说,在【易经】的《困》卦中,孔子于《彖》中点评卦曰:“`有言不信`,尙口乃穷也。”其意思为,说的话没有人相信,处于困囧之境,是源于崇尚空谈。

两相比照一下:

其一,童话中的大鼻子,长在人脸上,使得旁人一眼识破,让人不可能掩盖其丑,亦如同露出恶劣品质的马脚来,使自己处处碰壁。以此说给孩子听,既形象又具体,既有意思,也有意义。

其二,成人的世界里,有时候会遇到坎坷和窘境,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但不可以讳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无人喝彩、无人支持的困境,往往源自于一个原因,我们的言行不被同事、朋友和不被团队和组织信任。如果原因出在自己的身上,尤其是自身的诚信度被人质疑,那就得好好反思了。

从童话与【易经】等经典的阅读对比中,倒是悟到了另一方面的不同。人的一生一世,除非是很特殊的情形,因为一时一事的差误就一下子长出来一个“大鼻子”——遭到被打入地狱般惩罚,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似乎还不多见。这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缓冲和纠错的机会。圣贤不是说了嘛,“不二过”、“不诿过”。老百姓的俗话也有这层意思,看上去而且更宽容一些了,其曰:事不过三。

无论如何,就自己的修养目标和内涵而言,诚信、感恩和自律,应该是要注重的,而诚信之品德的修养,恐怕是重中之重了。

师大铁陀写于辛丑年十月初二

(于西澳2021.1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