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愚孝》(19) 引言:

        《二十四愚孝》(19)

引言: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孝感動天,董永娶仙”,大概中華民族以孝治天下,由來已久。歷史上更是舉孝廉以爲官,我不否認有些感恩父母的孝道在裏面,但是多數時候仍然是僞孝和愚孝。因爲要有孝廉的名聲,所以搞僞孝;因爲父母家長制,所以子女不得不搞愚孝。
      二十四愚孝之“孝感動天

這個故事人物有點早,主人公叫虞舜,有人說在夏朝之前還有個虞朝,說的就是虞舜時代。故事發生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

《二十四愚孝》原文記錄如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嚚,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爲之耕,鳥爲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繼母和弟弟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又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這個太神話古人了,實際上歷史學家顧頡剛說,越是早期文獻,記載虞舜平平無奇的一個無爲之君,到了後來就成了孝子至聖,全是後人僞作。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爲諸侯。這個就是後人以德報怨的神話來源了,把這種扭曲人性的東西,強加在中國人身上,可笑復可嘆。

傳說有詩讚曰: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我們可別把這《二十四愚孝》故事的董永和虞舜的故事搞混了,董永是“賣身葬父”,虞舜纔是“孝感動天”。

只不過,後來民間把孝感動天也按在董永身上,把孝昌改名成了“孝感”了,此孝感和《二十四愚孝》所要講的虞舜沒什麼關係。

虞舜強調的“孝感動天”,是因爲動物們又是幫他耕田種地,又是幫他除草施肥,這豈是人能做到的呢?肯定是老天在幫助他。

這個故事,完全是爲了統治者需要,刻意把帝王虞舜的孝子形象樹立起來的,用來禁錮老百姓思想罷了。

這個神話故事,沒必要太在意,倒是作爲一個故事下下酒,說給小朋友聽聽倒無所謂,批判着講就好。一定不要宣揚什麼以德報怨的封建殘餘思想。

所謂以德報怨,那不過是統治者希望老百姓安於清苦,安於被欺壓和殘酷統治罷了。無德無能的統治者,老百姓就要勇於站出來反抗丫的。

話說回來,究竟是人治好,還是法制好,大體上用法制監督管理者也很重要,全靠管理者自我約束不可信啊!

但是,人治總是無法持久的,總會被要求平等的人推倒統治,這是鐵的事實。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互相制約,卻也互相督促,雖然亂一點,人民的思想卻是格外開闊,新氣象新思想新思維層出不窮,也是這個原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