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老师《论语十二章》里的“自问自答”

自问: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解释“论语”的意思,不直接讲语录体的特点,而是让学生观察这篇文言文与其他文章的不同?

自答:因为这样只是教一个结果,学生印象不深刻,关键还没有学生的比较、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前一种填鸭式,后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不一样,其实是教学理念不一样,第一种追求教学艺术,曲径通幽,以学生为主体,第二种,固步自封,不愿动脑思考,思想懒惰,直接灌输。

自问:为什么徐老师在学生轮读的时候,只讲解了一些重点的词,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的方法来讲解的?

说,通假字。徐老师询问式学习这个字的意思,再找出类似的字。又。徐老师讲解了这个难字,又做了练习巩固。这个做法非常好,学生立即掌握了。

三,文言文里的“三”的理解。多为不具体,只多次,多个等。其实这个词,现代成语中有很多,可以举几个例子的。

可以,古代的两个词,现代的一个词。讲解法。

罔,先猜意思,启发思考,再从字的根源上去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真的是不悱不启。

好,注意的多音字的读法和意思。

饭,词类活用,名词做动词。

水,古今异议。联系生活,区分“水”“汤”“羹”,这个地方内容真充实啊!三个字的区分太精彩了。

“川”的意思,河。古代的“河”,黄河,词义扩大。

“匹夫”,生活中常用的名词。

总的来看,通假字、数字、多音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古代的两个词是现在的一个词,还有一些重要的名词,要注意落实,看学生能否理解,不懂的要讲解。徐老师所采用的猜意思,找字源,做比较重区分,是比较好的方法,要学习运用。

结合注释读课文,为啥老师讲了重点词组的意思,还要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这两个环节为啥这样设置?可否互换?

第二个环节,老师跟学生一起讲解的词语,是普遍具有难度,一般学生都不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词语,老师必须发挥“导”的作用,讲解是很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夹生饭。而问学生不懂的,这是切实考虑每个学生的学,可以说是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把他的具体困难解决掉。这样解决了一般的问题,又解决了个别的问题,才能接近没问题。

这两个环节不能互换,否则,第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是学生提问的问题,就会出现大面积问题,费时,不如第一个环节省时省力。而且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自问:为什么选取成语来作为语言应用?这个问题难不难?还有没有其他可以锻炼学生语言应用的方式?

自答:细细想来,徐老师这个设计还是蛮惊艳的。第一,它选取了重中之重。这些成语可以说是《论语》中,最有语言生命力的短语,可以穿越几千年走到现在,一定是最经典的,也是被古今之人共同运用,且运用最多的。这种贯穿古今的语言精华,必须学习,必须理解和掌握。往小了说,这是我们生活交流的需要,往大了说,这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能我还是文章读得草率,没有发现其他语言学用的更好的方式。

自问:最后一个补充对话环节,依然非常的惊艳,但可不可以更充分地运用?

自答:我想可以,比如:在写这个对话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孔子的弟子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问的,问的时候的样子,语气,心理,动作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尽量用带有文言气息的词语,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当然,我的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对一般学生来说,有挺大难度,但可以“递抓手”嘛!给学生示范一个。话说回来,我们学文言文,也不是为了再说古文,能大体运用一点简单的带有文言味的词语,比如,“弟子”“先生”“如何”之类的就可以了。我所想的的师生对话,真是云端对决了,需要师生语言功底水平都很高才行。我恐怕来不了,班里估计也就四五个学生能过招,大部分学生也就是个看客,或者只有惊讶的份。不过,八班的学生还真的很难说,以后再有机会说不准可以尝试一下。徐老师那样的要求或许就难易适中,恰到好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