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居筆記(22)煙火裏的居家日常

   

    陸續解封,三三兩兩散步的人影,樓下嘰嘰喳喳的聊天,彰顯着一切歸於平靜。

    新的一週了,應該很快就開學復課了。想着又要回到校園,內心深處有激動,亦有惶恐。激動的是要上班了,惶恐浪費了這麼多好日。蟄居三週的日子裏,我做了些什麼呢?說好的每天一篇文章,記述疫居生活點滴,記錄離自己身邊最近的這次疫情故事。如今22篇,算是完成了一個。認認真真完成每一節網課,雲端見面,依然有不少孩子回答問題站起來,很有禮貌的樣子,在家的日子,發覺他們又可愛了不少。練字有一搭沒一搭,寫了幾筆,浮躁的坐不下來。讀書兩本,第三本正在開始,但奈何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於是乎,居家的日常裏,煙火成了最大的滿足。

    和那個冬日居家防疫一樣,嚯嚯米麪油,成了最熟悉的日常。一場疫情,生生逼出來許多藝術家,書法家,健身教練,美食達人……於我而言,可能最喜做個美食家了吧。廚房的小天地,是我練手的地方。好壞與否,都有兩個食客品嚐,父女倆對於我嘗試的種種,都能接納,並一掃而光,很是給面子。於是,長肉也不會賴在我一個人身上了。

      這次居家嘗試了生煎包,爲了酥皮,也是煞費苦心,無需發麪,餃子皮即可,家裏第二個電餅鐺就是我的祕密武器。剁餡兒,擀皮兒,儘量薄一些,當薄薄的皮兒包裹滿滿的內餡時,我希望脣齒間盪漾的是這種麪食的美好享受!各種餡兒都行,從醜包子到俊俏的生煎包,我無師自通總算琢磨透了包法,得出一個理兒,無論做什麼,關鍵要去勇敢嘗試,一次不行,那就多試幾次。總有可以的時候。生煎包和水煎包不一樣,不需要兩面焦黃,一面即可,鍋底刷油,放好一個個可愛的小包子,蓋大鍋蓋,底部金黃不要翻動,滋滋作響時加開水,鍋底高度的一半即可,待水乾,調一個水油麪粉汁,這是酥皮脆皮的關鍵,我一般是一勺麪粉,幾滴油,三勺水,再次倒入,坐等酥皮。這時候,你只需靜候鍋旁,享受白汽水韻間,一縷噴香,呲呲冒油,開鍋,撒芝麻蔥花,你看,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生煎包便好了。生煎的意義在於,它不用發麪,無需等候多時,想喫即刻便成,而且它嬌小可愛的樣子,一口一個,汁水飽滿,兼具餃子與包子特質……說着說着,我有點流口水了,想念我的白菜粉條肉的水煎包,幹豆角臘肉梅菜的大蒸包,粉蒸肉,醋泡豆角,辣白菜,火鍋,麻辣燙……抱歉!一不小心又深夜放毒!

      我想起昨天爲什麼開心,因爲有好消息,還因爲成功做了蛋撻。從第一次焦頭爛額的模樣,到第二次焦黃,第三次金燦燦,我的空氣炸鍋的作用又發揮了極致。分享美食給小朋友大朋友們,惹得大家一陣誇獎。侄子說是蛋糕店買的,連大廚老媽都說好喫。曉丹更是誇張的說要舔蓋兒……雖說都是趣事,但小廚房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小小的進步!想當年,我十指不沾陽春水,愣是被打造成愛上煙火的小廚娘。美食讓人心情愉悅,做美食更是一種釋壓!

    我喜歡用美食犒賞親人朋友,因爲非常喜歡汪曾祺先生,他說,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總要做一些給別人帶來美好的事兒。不錯,是這樣的。他說“家人常坐,燈火可親”,追源溯流,美食達人的鼻祖,從豪放的東坡到隨園主人袁枚,再到汪老,每個熱愛生活的靈魂,都對美食注入期待。“食爲天”,我家向公這兩天做飯越發長進,手機菜單指導,紅燒肉已經可以品嚐,其他家常菜也下飯不錯,尤其早餐已經學會了擺盤……不禁感嘆真是“民以食爲天”吶。

    四方食事,不過一口。很喜歡美食臺的那句話“喫好,活好!”是啊,這世間的風景多了,除了飽眼福,還要大飽口福,不虧待自己,滿足味蕾,也是一種活法!要不然,我們怎麼會總是被那些喫播小視頻牽絆無法移目呢?我現在被大家熟知的標籤,比起老師,才女,文人墨客這些,更直接明瞭的應該是“喫貨一枚”……

    曾經不食人間煙火,如今樂在煙火氣息裏,生活之外,也許廚房裏也能尋出幾分詩和遠方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