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自在的人

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说:“做个自在的人。”

这个理想也许不像许多人那么的“实”,也不像许多人说的那么的“虚”,但的确是我目前的心境状况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表达了。

做个自在的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字,一个是“自在”,一个是“人”。“自在”是一种活法,而“人”是承认了自己本体,依旧具备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属性以及需要遵循的社会法则。

在辞典里,“自在”一词指无所达,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

我所想表达的“自在”大约就是一种自知后的从心而为吧。这个怎么解释得更加具象呢?

首先,我很崇尚理性。我常常谨记的是“永远不要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因为,不论大事小事,我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判断决定,还是会根据具体的事情,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当下我能获得的所有信息,结合我能懂得的道理准则,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大概是这样。这是一种自在,一种不受自我的情绪裹挟的自在。简单点说,就是我喜欢这种清醒的感觉,不论做什么吧,我希望自己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终究觉得,这个还是先天因素居多。根据家人的描述和自己的记忆,在我还在牙牙学语,在我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似乎就有点这样。举个小例子,当医生要给我抽血或打针的时候,我是一定要死死的盯着的,我要看着是谁在操作,确认对方的眼神,然后,我会仔细的看好对方的每一步骤,看着针头戳进了血管中,似乎,只有这样的明明白白着,我才能最为平静。

另外,我从来没后悔过。要说我走过人生这几十载没做过几年应该后悔的事,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做不到后悔。我可以从曾经错误的决断或者行为中吸取经验,但不会后悔。因为,在我看来什么是后悔,就是悔不当初,就是倘若老天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就会如何如何。可是,倘若同样的事情有两次机会,回到当时的我,不是现在的我,当时的我,只会是当时的我,那么基于当时我的认知,我几乎敢说,那就是百分百还是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和决断了。也许你会说,如果你就是现在回到过去呢,你知道了现在,你知道了未来,你有机会改变过去,你会改变吗?非常坦诚的说,我想,但不敢。过去不可能没有遗憾的事情,如果知道未来,那肯定是想弥补那些遗憾的。可是,最简单的道理了,一旦过去变了,那后面的一切如同多米诺骨牌,都会改变。我能接受这个不一样的未来吗?我不知道。很可能我改变了这个,后面各种因果后,我会改变另一个,而另一个又变成了另一份遗憾,也许是更大的遗憾。那这个改变,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接纳自己,接纳过去种种行为的自己,好的,不好的,聪明的,愚蠢的,都是自己。为了不后悔,为了不遗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更加重视当下,让当下的自己越来越好,那么即便过往崎岖,过往不堪,那也不过是为了今日,为了明日的自己做的一系列的铺垫罢了。我是这样想的。这也是一种自在,是一种不会受到过去裹挟的自在。简单点说,就是过往皆浮云,成也好败也好,都是过往,活着就是为当下的自己活着,仅此而已。

当然,做个自在的人,是我想追求的理想状态。我还没能完全做到,这个本就不是努力,用心,练习就可以做到。这个需要的是经历和参悟。

希望我能做个自在的人,也希望所有的朋友,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做个自在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