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道德經開篇有哪些重要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道德經共81章,1-37章,通常成爲道經;38-81章,通常稱爲德經。這是《道德經》第一章,主題句是“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老子的主張,就是研究衆妙之門。那什麼是衆妙之門?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是道德經的主旨,也是理解整部道德經的鑰匙。

開篇一口氣給出了道、名、無、有、始、母、妙、徼、玄、衆妙之門等10個概念。通過10個概念,一步步推導,最終提出核心概念——衆妙之門。所以要找到理解道德經的鑰匙,必須先搞清楚這10個概念。

1、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講出來,但不是永恆不變的道。這裏沒有給出道的內涵,但給出了兩個本質特徵:一是可以表達;二是不是永恆不變。我們現在通常把道理解爲規律、原理。反過來看看,切合兩個本質特徵。

2、名。名可名,非常名。名是人類對自然萬物給出的標籤,就是概念的意思。仍然沒有給出名的內涵,但給出了兩個本質特徵:一是可以命名;二是不是永恆不變。

這兩句話如果用哲學語言表達,就是世界是可知的,世界是變化的,變化是絕對的。

3、無。無名,天地之始。這一句話歷來有兩個版本,還有一個是“無,名天地之始”。兩個版本都可以講的通。無名,對事物還有沒有形成概念時,那是天地之初始,也就是混沌之初。之所以有天、地、人、江、河、湖、海等等詞語,都是漫長曆史中人類給出的名。之前,其實是沒有的。這樣理解,無就是沒有的意思。算不上一個概念。如果當成一個概念,就可以理解爲混沌之初,無所作爲,一切自然而然。這個時候,萬物雖然存在,但都沒有名稱。無和始對應起來理解。

4、有。有名,萬物之母。當人們給事物命名後,萬物纔出生,所以有名是萬物的母體。同上,這裏的有,是擁有,不是一個概念。如果當成一個概念,就可以理解爲具體的事物。有和物對應起來理解。

5、始。無名,天地之始。始就是混沌之初。

6、母。有名,萬物之母。母就是誕生。

7、妙。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就是規律。要在無的狀態下,在始的狀態下去觀察,得到妙。告訴我們妙是客觀的,自然而然的起作用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8、徼。常有,欲以觀其徼。徼是邊界的意思。只有具體到事物纔有邊界,也就是概念的外延。必須在有名的情況下,在事物誕生後,纔可以討論其邊界。

9、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此兩者,即常無、常有。“常無”狀態下的“妙”是內涵,“常有”狀態下的“徼”是外延,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同出一物而擁有不同的名稱。同,就是兩位一體,稱之爲玄。

10、衆妙之門。內涵和外延是事物的兩個方面,同出一體,這裏面蘊含這玄妙。在一切事物玄妙背後,還有一層更爲深層的玄妙,就是衆妙之門。衆妙之門就是“道”吧,就是今天我們說的規律、原理。

老子以詩一般都語言,簡練又明確地提出了衆妙之門的概念,也就是道的概念。綜合起來,可以說有如下重大觀點:世界是可知的。世界是變化的。變化是永恆的。概念是萬物誕生之母。要客觀地研究萬物規律;要明確具體事物的邊界。萬物都有內涵和外延。搞清楚內涵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就是掌握了衆妙之門,掌握了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