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餘生,不過兩好

文/肚子

轟轟烈烈的上半生,因了退休而結束,平平淡淡的下半生也因了退休而開啓。

幾年來的退休生活,濾掉了我的繁雜,尤其是和上壽的婆婆在一起,覺得生活竟如此簡單。


近來,品讀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選》,很喜歡其中的幾句話: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遲早會明白深夜的酒終究沒有清晨的。

粥好喝,再崇高的理想,再激昂的生活,最終還是要回歸平淡。”


細思之,餘生亦便簡單了,簡單得不過兩好,即白天喫好,晚上睡好。

“喫是爲了活着”;“活着就是爲了喫”;“人是鐵 ,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

不管人們是怎樣的生活態度、以怎樣的心態發出這些“誓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人都覺得“喫”很重要,當然“喫好”更重要。

拿我婆婆來說,暮年老人,“喫與不喫”、“喫得好與不好”,那可就是“兩個”婆婆,一個精神矍鑠、健健康康;一個苟延殘喘、病病殃殃。

所以,我和先生把讓婆婆“吃出健康,吃出快樂”視爲己任,每天的日常就是圍繞着婆婆的喫喝來運行。一日三餐,我們仨圍坐在一起,飄香的飯菜,怡情的美酒,燈火可親,其樂融融,人生樂事亦不過如此了。

當然,我和先生還得吃出情趣,於柴米油鹽中感受星辰大海,在鍋碗瓢盆中吃出詩和遠方。



作家畢淑敏曾寫到:

“失眠的人越來越多了。

人們發明了各種藥片,來幫助人的睡眠。

睡眠本是人的自然本能,現在需要用藥物來幫忙。”

睡眠對於人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有體會。謀生的艱辛、某愛的煎熬,讓人們疲憊不堪,從前倒頭就睡,如今明明很困卻怎麼也睡不着,感覺生活好難,人生好苦。

於是,失眠、睡不好讓人焦慮不安,甚至影響着人們的身心健康。

我自己也有“睡不好“的體會。

進入簡書平臺寫作更文774天以來,獲“利”多多,自不必多說,但其帶來的“弊”卻讓我蒼老了許多。

何“弊”之有呢?

相信簡友中恐怕大有人在,此“弊”即“睡不好”的問題。

每每夜深了,婆婆早已打起了“噗…噗…”的均勻小呼嚕聲;先生亦因一天侍奉婆婆的辛苦勞累而進入了夢鄉。此時的我,雖然更文已經完成,但卻因爲與簡友的互動、琢磨着下一篇更文的入筆而難以入睡。久而久之,沒有質量的睡眠,便把我這朵尚餘下點姿色的老花“摧枯拉朽”了!


我曾經探究過已97歲高齡的婆婆,她長壽的祕訣到底是什麼?

經過這些年,特別是婆婆越來越高壽的這幾年的觀察,我認爲婆婆長壽的祕訣無外乎這兩樣,即“白天喫好,晚上睡好”。


其實,不管是什麼人,有多麼重要的事,我覺得沒有比這兩件事更爲重要了,只有“白天喫好,晚上睡好”,把“本”保住,你纔有資格去談人生、去實現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