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精華摘錄

1、成人的教育歸根結底是一個清晰的自我認識,以及理性的自我引導的過程。

2、個體行爲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活動。

3、由於學校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環境,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起到顯示器的作用。例如,如果父母事前沒有教會孩子如何與人相處,那麼,孩子在入學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孤立無援,被人視爲孤僻的孩子。這種偏見又會強化孩子的認知,使他們越來越孤僻,最終發展成爲問題兒童。人們常把責任歸咎於學校,殊不知學校只不過是把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潛在的缺陷顯現出來而已。

4、蘇格拉底:瞭解自己是多麼困難啊!

5、決定行動方向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實的看法。

6、追求優越感與自卑感是同一個心理現象的兩個方面。

7、遇到困難時,保持心理平衡比即刻克服困難更重要。

8、從積極的方面看,學校有教育和矯正工作兒童的義務;從消極的方面來說,學校僅僅是孩子家庭教育弊端暴露的場所而已。

9、如果我們只根據兒童的學習成績來評判他,就大錯特錯了。不過,我們可以把學習成績報告作爲兒童目前心理狀態的反映。這些分數會反映兒童目前的智力狀況、興趣範圍、專注能力等。學校考試和科學考試實質上沒什麼兩樣,儘管這兩種測試的結構、內容並不相同。在進行這兩種測試時,我們應把關注重點放在兒童心理的反映上,而不是去記錄一大堆事實。

10、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義。

11、詩人維吉爾說:下地獄之路最爲輕鬆容易。

12、這本書是給父母和教師看的。他們可以從這些關於兒童心理生活的見解中獲益。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沒有把重點放在兒童的成長和教育是受父母還是教師的影響,我們聚焦的關鍵是兒童能否得到恰當的教育。這裏的教育,當然不是指學校中學科知識的傳授,而是兒童人格的發展。後者纔是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很多教師反映,跟一個問題兒童的父母打交道,比跟一個問題兒童打交道更爲困難。這就表明,教師和家長打交道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教師首先應該知道,父母不需要爲孩子的所有問題負責任。畢竟,父母並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通常只能依照傳統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因爲孩子的問題被教師通知時,他們就像受到指控的罪人。這從他們內疚的心理上也能反映出來。所以教師需要運用技巧和策略來處理。就是應該想辦法將家長的情緒導向友好、坦率的方向,讓自己成爲一個善意的幫助者。

即便有充足的理由責備家長,我們也不能這樣做。如果我們能和家長一起合作,說服他們改變以往的態度,並採用我們的教育方法,那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直接指出他們過去的錯誤,這是於事無補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說服他們採取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直接指責家長,只會得罪他們,使他們不樂意配合我們的教育方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不可能很突然地犯錯誤。家長通常也會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所忽視,但我們千萬不能讓他們發現我們也這樣認爲。我們跟他們談話時不應生搬教條,即使是提建議時,我們也不應採用一種權威、命令式的口吻,而是應該採用“或許”“可能”“你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等建議性的口吻。儘管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以及糾正錯誤的方法,我們也不應該向他們貿然指出,以免給他們一種強加於人的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