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我们的目标

1 .  心灵回归于文化,在吸收和沉淀中自我建构

      心灵回归于文化,强调的是回归,只有回归到一定的深度,我们对未来的把握才可能准确有力。心灵回归于文化,用文化去建构我们的心灵。怎么建构?在吸收与沉淀中自我建构,这样的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能让心变大、变小,卖菜的文化,就是一天挣五十元;做房地产的文化,他要弄几个亿;国家领导人的文化要实现天下的和谐与太平。

2  .  思想回归于哲学,在感悟和实践中发现未来

        思想回归于哲学,要把我们的思想,思考问题的习惯,放到努力地换角度、换高度这样一种空间里来实现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对孩子的判断与发展。别盯着一个点不放,自己把自己做死;也不要盯着一时不放。在感悟和实践中去发现未来,吸收与沉淀是生活的常态,路边的一株小草都可以启发我们,都可以与我们进行对话,孩子日常的点点滴滴都可能让我们感悟到这种思想的存在。

3  .  行动回归于情感,在感应和回应中实现引领

      我觉得家庭教育不在于怎么做,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情感,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在感应和回应中实现引领——感应和回应这两个词,暗合了教育过程的真实状态,连续的过程更多的是在无声中完成的,这种无声胜有声。胜在什么地方?就是感应得到位和回应得准确。在没有感应和回应的情况下,我们行为上的努力只是外来的声音,触碰不到内心,触碰不到我们讲的孩子的动机、孩子的目标,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

4  .  让父母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让家成为文化的圣地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这是我对我们家长教育角色的要求,也是我对我们家长的期待。我们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教书老师,不要成为给孩子选择补习班的老师。父母永远是孩子自己心灵导师,养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孩子的心往哪儿走?回到家的温暖里边,让家成为文化的圣地,成为承载文化、传承文化的空间。守住文化之魂,在文化的空间里滋养心灵,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并将这种优秀的文化沉淀传递给孩子,这就是教育的根本。

内容选自皇甫军伟——《以心养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