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時間和注意力纔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

昨天一位羣友發的一張圖,引發的思考,今天分享給大家。

從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觀點中可以看出,窮人與富人最大的一個區別在於時間和精力的分配。

我的理解是,窮人在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時候,想到的只有靠自己的廉價時間和勞動力換取金錢;

而富人不必爲了溫飽問題發愁,可以用大把時間來思考如何賺更多錢,而且富人還可以拿錢來別人的時間,再把時間出售出去。

所以,我的羣規,只有兩點:禁止閒聊和禁止廣告,這兩樣都經常在無形中消耗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


我對時間的研究特別多,可以說這兩年都在做時間的朋友,也發現了時間的一點點祕密,比如上面這篇文章裏提到的一些內容。

第一條就是普通人在沒有資本(沒錢、沒人脈、沒背景)的時候,時間就是你唯一的資本,時間就是我們撬動財富的唯一槓杆。所以你還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嗎?

當我發現這個祕密之後,我對時間就非常吝嗇,幾乎不想浪費一分鐘,所以我把工作之餘的大部分時間都拿來學習,拿來成長,拿來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去年一年時間花在看書學習和個人成長的時間將近1600小時,今年可能還不止1600小時。

這裏可以算一筆賬,一年時間總共8760小時,也就是說我將近花了1/5時間在學習這件事上。

這裏不是炫耀自己有多努力,有多牛逼,只是想表達可能這就是那個極度渴望成長的我,特別高效利用自己時間而已。

你想想當我們沒資本的時候,是不是隻有時間這個寶貴財富了?

再分享一觀點,

現在這個社會,留給普通人的出路在於:

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某一個狹小的領域裏,做細分領域的專家,並全力給自己積攢數字資產。

這裏面有幾個關鍵詞:

1.全部的時間和精力

2.狹小的領域變專家

3.給自己積攢數字資產

啥是數字資產?

就是讓你能建立影響力,特別是長期影響力的內容。

數字資產,它沒有成本。確切說是,它沒有顯性的成本,它的成本是時間成本,知識獲取的成本,而互聯網這個環境,知識獲取的成本正在不斷降低。

我理解的數字資產就是我們的影響力,我們的個人品牌或者叫個人IP,也是一種信任值。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得出來,時間和精力對於我們普通人多麼重要。

想要在一個狹小的領域變專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

想要積累數字資產,也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去積累。

因爲一切都是交換,明白老師說,時間可以換金錢,但時間不能直接換錢。

時間需要多個路徑,多個過程,才能換成錢。

比如

①用時間換知識或者技能。

互聯網時代,你想學任何東西,都可以在網上找到教程、方法。

只要你願意下功夫,就能學到一門實用的知識。

然後你找到需要這些知識的人,可以換來錢。

這就是現在的知識付費。

不過,如何找到那些需要知識的人?

我們需要流量。沒事,接着換。

②用知識換流量

流量的本質就是人,比如你有一個產品,能讓 10 個、100 個、10000個人看到,這就是流量。

如何靠知識換來流量?

靠我們的內容,我們學到知識,就能寫出好內容。

好內容,就能傳播出去。

這就是在拿知識交換流量。

自媒體時代,很多知識博主,就是用知識換來的流量,最後成就了很多人的財務自由。

或者,你也可以寫細分領域的專業文章,同樣可以吸引到有需求的用戶。

③最後,用知識換錢

我們用時間換來了知識,又用知識換來了流量。

接下來,就可以用知識換錢了。然後,就會進入正循環。

以上三個觀點,均論證了爲什麼我們的時間這麼寶貴。

所以,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投射到個人成長上。

比如,每天看一小時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比如,每天寫一篇日記,總結一下今天的得失;

比如,每天寫五條成功日記,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比如,每天運動半小時,我們身體絕對會比不運動健康許多;

比如,每天學習20分鐘投資理財知識,提升自己的財商,未來才能實現財富自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每天寫一篇分享,把自己的所學吐出來,幫助別人的同時,鞏固自己的學識……

其實,每天的閱讀、寫作、分享、運動、學習投資理財這些事都可以給自己帶來長期價值。這都是羅胖說的時間越久越有價值的事情,都是能夠產生複利效應的事。

所以,將時間和注意力儘量都花在自我成長上,你將會獲得最高的投入產出比,這也許是你這一生聽到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

與君共勉!奧利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