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努力,那么自律,为什么还不成功(11月中旬对考研复习的覆盘)

这是我最近在做早起考研复习覆盘时,一直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这么问自己?

因为我感觉我依然没有找到那种“心流”的感觉,表现就是不够专注,而且早上的效率能轻易被很多因素干扰,比如划一会儿手机半小时过去了,再比如我儿子如果5点多惊醒,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了,会大哭,我得跑过去哄睡,一哄就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或者我可能直接又把自己给哄睡着了。

还比如儿子晚上要是总没有睡好,我起夜照顾他太多次,第二天也会起不来。

还比如如果遇到生理期前一两天或者当天,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我......

看起来,可以干扰到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思来想去,有了一个顶重要的发现,那就是我做事情大多只有方向,对目标的思考少之又少薄之又薄导致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让我看不清目标在哪里迷茫自己当下到底该干啥

具体怎么说呢?

就举早起考研复习这个事儿为例好了。

10月中旬我做覆盘,给10月后两周列的目标如下:

1、第二轮看现代汉语》,重新梳理笔记之前手绘的思维导图拍照存入文档里进而整理出电子版本的笔记借助这个电子笔记实现“书中的基本概念全部能背诵”

2、背完二分之一的考研英语常用单词把其中的薄弱词汇整理成册要求每一个薄弱词汇都能根据中文准确写出英文并且口头造句

到10月31日那一天,我这两个目标完成的怎么样呢?我居然不知道!

然后11月来了,我给11月重新又定了一个目标:看完胡裕树版本的《现代汉语》。

一转眼,11月马上过半,这个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了呢?从书的页码来看,看了一半不到。

忽然间,我脑海里出现了工作时一位领导给我的中肯评价:定目标太过于拍脑门!

那一句评价我认可之后,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项目管理课程,对于目标管理有几个要素:

A、目标必须是一个体系,一环扣一环的。

B、目标必须是可以被量化的。

C、一个目标必须配套有一个检测方式。

D、一项目标被检测达成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来评价一下我10月下旬的两项复习目标。

第一项,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电子笔记,我确实是完成了的,但是我并不能完全背诵书中的基本概念,而且书里的练习题,我是连一轮都没有完成的。因为练习题都没做完,我心里是很慌的。

第二项,这部分词汇我是背完了,而且也写成薄弱单词手册了,但是能否中翻英,而且口头造句,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检测过。中途看了一篇报刊原文,我发现背了那么久的单词,阅读理解力反而下降了,慌,开始怀疑自己在英文这一块的“细水长流复习法”是不是不够科学。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对目标的思考少之又少薄之又薄”

换言之脑子懒了

打比方我去厨房洗碗,我一般会告诉自己:今天20分钟之内要把碗洗好。此时,我的脑子里是有检测这项目标的标准的:碗干干净净地整齐地躺好在柜子里,台面干净无水,水槽里没有厨余垃圾,用过的厨具都清洗干净并且放好了,地面认真拖过一遍。

经过不断的实践,我也在事先知道20分钟对我来说,是可实现的。

瞧,因为这件事我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可以脑懒,也能完美实现目标。

但是对于那些我没有实践过很多次的事情,就不适宜脑懒了。

那时那位领导说:“每一件事,只要我想干,我就要把它干到位。我想推进的项目,现在都在一步步Move Up,目前进展都在我的预期之内。”

此时,再来回味领导的这一句话,我真的很羡慕她,也许,这也是她能年纪轻轻就当上部门总监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说,我需要迅速调整自己,把分散开来的注意力再收拢,再定下一个目标之前,对目标做深入一些的思考。

我觉得可以从当下的复习现状入手,围绕“目标-检测方式-实现手段-可能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方案”这四个层面来思考接下来一直到11月底的复习目标。

关于英文的复习:

目标:彻底消化67页常用单词中的薄弱词汇。

检测方式:请先生随机抽取100个薄弱词汇,我来跟进中文准确写出英文,并且手写一个语段,含有这100个词汇;过80分则为本项目标达成(可以有首字母的提示)。

实现手段:

11月14-18日,每天记诵两页薄弱词汇,要求当天默写全部正确,且能口头造句;

11月19-月底,每天记诵7页薄弱词汇(又从第一页开始),要求当天默写全部正确,且能口头造句。

备注:其中22、26、30当天不做新的记诵,而是对前面三天的21页做一次小测验,加强记忆。

可能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方案:会忘记造句/儿子睡眠不好会缩短我晨间的复习时间(解决方案是儿子中午或晚上睡着后我补回来)

关于《现代汉语》的复习:

目标:看完胡裕树版本的《词汇》和《语法》,对架构有理解,对它与黄廖版的区别之处也有理解。

检测方式:

1、能写出《词汇》和《语法》这两个章节的电子版笔记,侧重于记录它与黄廖版的区别;

2、做完这两章每一节后面的习题;

3、对习题里的简答题要能够背诵出来书中相应的描述。

实现手段:

每天早上起来花1个半小时复习这本书:先看至少15页书且做好笔记(30分钟),然后开始做习题(40分钟),最后做背诵(30分钟)。

可能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方案:手懒,对习题会只看不做/做习题时间会长于40分钟。对前者,准备专门的习题本,把习题答案写下来。对于后者,简单题可以用录音的方式在电脑里转成文字,习题本上标注好参考电子版习题答案的第几页既可,这样可以加快做题速度(此处我诚恳给现代科技点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