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人便利店的建議

結合89題可得知,無人便利店與“時尚”和“年輕人”掛鉤,而除去工作和居住地點離無人便利店近的因素,很多人都是抱着“網紅打卡”的心態來無人便利店購物的。無人便利店較爲冷門與其自身的規模、新鮮性、以及宣傳力度有較大關係。便利店的東西新穎,價格相對昂貴,三四線城市消費水平較低,所以不建議在小城市發展無人便利店。建議可以參考喜茶的經營策略,先在超大城市大力打造兩家商品品類齊全、詢價與支付機制完整的大型“樣本店”,配以服務人員加以介紹、指導,待人羣建立起對無人便利店的正面形象再以較緩的速度擴展門店,專注於無人便利店的“便利”,即購買流程便捷快速、補貨及時貨物充足等質量問題。

據統計,去過無人便利店與沒去過的人呈五五開。根據2526題可得大部分人對無人便利店的態度呈不積極也不排斥的中性態度,所以可得無人便利店的市場潛力是很可觀的,有繼續投資與開發的必要。

根據第八題可得目前公衆對無人便利店的看法較爲發散,總結起來可以說是沒有特色。無人便利店光靠“無人”和對其他便利店的模仿是無法生存的,它應該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如711的熱情服務,京東的次日達,天貓的專注品質。鑑於調查中人們選擇無人便利店購物的原因和擔憂,可以着重抓無人便利店支付流程的可理解度和便利度、聯網的信號強度、按時檢查自助結賬機的運行是否是否順通,打造“快速結賬”的特色。

根據去年中國青年報、中國社科院和探探聯合發起的調研顯示,年輕人中有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恐”。在調查中,“不需要和別人交流”所佔的比例遠超過“缺乏人情味”和“寂寞”的比例,所以對於當代年輕人,除了新鮮感和速度,“無人”可能也是吸引他們的一個關鍵點。但是結合人們對商品質量、信息安全、找不到急需的商品的擔憂和盜竊行爲的可能性,建議無人便利店初期最好安置少量員工,一方面可以爲顧客答疑解惑,一方面可以監督盜竊行爲並及時清理店內衛生。

現如今,老齡化趨勢嚴重。以中國來說,未來十年將總共有3.18億人進入退休階段。這個規模龐大的羣體與出生於1930s、1940s的“老”老人截然不同,他們普遍受過中學甚至大學教育,完整經歷過80年代改革開發、西方生活方式的引進,更能接受或者習慣便利店的購物模式,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充滿活力和消費慾望的 “新”老人會將更多精力、金錢投注到自己身上,對眼目所及的商品和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便利店的進口飲料和糖果、現做的咖啡和豆漿和適合減肥健身人士的雞胸肉、奶酪、三明治會從使無人便利店從老年線下商業發展的劣勢逐漸轉化爲優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