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接上)

      五 、表現的形態。這樣的表現形態就像老師上課的基本形式一樣,上課鈴一響,學生都要進教室,學生坐好,老師站到講臺上。家庭教育是怎麼進行的呢?要看母親的情緒狀態,如果母親的情緒狀態不好,你給孩子講的話再正確、再好聽,孩子聽起來心裏面都彆扭。目前母親們管孩子最痛苦的不是沒方法,而是自己的情緒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還有父親的責任感,這種責任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責任,首先表現爲丈夫對妻子的責任,這種表達夠不夠充分。這種表達本身就在散發着很清晰的信息給孩子。這是基本認知,我們需要了解一下。

        下面進入我要講的智慧層面的東西。

      很簡單的幾個字,這幾個字就像幾扇門一樣,每個字背後都有一個很大的空間,今天來聽這場報告,不要學會“你該怎麼做”,首先我要問你們 :  你們腦子裏面是否清楚,你們不該做的是什麼?如果你天天做不該做的事情,再教給你兩招應該做的,也沒意義。

      “知止”——止、減、儉。停止的“止”,這個字有大學問,關於這個字有一本書,叫《止學》,你們有時間見到這本書可以買來看看,不是我寫的,是一千多年前的人寫的,這個人在《三字經》裏面提到過,他是文中子。我相信各位家長看到這篇文章裏面的每一句話,你的心都會爲之一震“原來是這樣”。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的家長不是說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做了很多你不該做的事情,停不下來。今天聽到這個字——止,我們回到家,看到孩子在你面前有一小丁點不良習慣的時候,你能不能收住自己不去幹預。但這只是一個點,我首先讓大夥兒反思更大的面是你不該做的事情有哪些。這個清晰出來。如果這個清晰不出來,不要去談我該怎麼做,我該做什麼,如果這個不清楚,該做什麼都是無效的。其實當不該做的事情,我們清晰之後、止住之後,該做的事情很少。

      我原來有一句話 :  教育需要我們做的並不多。整個教育的過程,我總結了一句話 :三分的點悟,七分的等待,不需要忙活太多。“三分的點悟”學問在什麼地方?在這個“點”上,你能不能夠抓住這個點去動,如果不在點上動,這個動就是不該的,做事做不到點子上的人,他再忙、再辛苦,他的努力是徒勞的,甚至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一種障礙。知道自己不該做什麼,教育的過程三分的點悟,我們碰觸孩子的時候,我們的話要儘可能簡單,儘可能少說,但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心有所動,才能讓一個孩子因爲我們的語言而開竅,開竅就叫悟,這是教育的過程的第一點。爲什麼要“止”,教育需要我們做的不多,“三分的點悟,七分的等待”。我剛纔提到我們深圳的家長的浮躁和功利的現實狀態,你們非常缺乏的是等待的能力。在教育的過程中有一句話 : 教育的聰明才智來源於你足夠的耐心。如果沒有耐心,你談不上教育。所以要知道“止”,當然這個字《大學》裏的七證裏面提到過,“知、止、定、靜、安、慮、得”,這七證是求學的七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知,我們要了解,剛纔我們已經談到了,現在的基本狀態,我們的家庭教育的基本認知。第二個要做到的事情就是止,很多人把孩子教育得很費勁,很痛苦,很無奈,並不是因爲他不去做事情,並不是因爲他做的事情太少,而是因爲在錯誤的狀態下,他不知道止住自己,把這種努力變成了對孩子的干擾。

      “減”,現在全國的家長應該用減法做教育,我們腦子裏面的東西應該儘可能去掉很多現實的讓我們浮躁的東西。包括我們聽到所有的教育,什麼賞識教育、懲戒教育等等各種各樣的教育,我們聽到的所有的教育只是教育這個概念的一個側面,而不是教育的全部,不要希望我們得到某一個專家的指點。這個專家其實對於教育者來講是有侷限性的,教育需要的是“大家”,是大師級的人,因爲是面對生命的問題,每一個專家都有侷限性,所以我們聽到的各種各樣的教育,只是教育這個概念的某一個側面,而不是全部。

      另外,所有的這些概念都會在一個點上聚集。這一個點,我們怎麼在內心裏面清晰出來,就要用減法面對現在孩子的教育,也就是說我們面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回家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孩子的哪些事情我要放,而不去管。因爲一流的孩子、將來成才的孩子,絕對不是管出來的,是放出來的。現在的家長爲什麼不敢放,因爲我們心裏沒底,沒辦法,知道管不對,回到家還要繼續去管。所以我們要從腦子裏面,從我們的意識裏面放掉很多幹擾我們的因素。最值錢的教育是什麼樣的呢?是由心而發的,就是孩子瞬間給你一個表情,是你當時內心想表達出來的東西,不是你情緒層面的,情緒是心的表層。也就是用減法,讓教育回到最原始,最有力的那個點上。(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