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 毛   病

文/肚子

“看你整天樂樂呵呵的,難道你就沒有一點煩心事嗎?”

這個問題,過去工作時有人問過我,如今退休了仍然有人這樣問,而且問的人爲數還不少。

其實我和大家一樣,也有不開心、不如意的煩心事兒。

上班時,作爲一個單位的管理者,裏裏外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與人、與事打交道,順風順水的時候並不多,能沒有煩心事嗎?

退休後,迴歸家庭,有老有小、有親有友,面對人間煙火、鍋碗瓢盆,過起日子來能沒有煩心事嗎?



工作中的你、生活裏的我,誰都有煩心事,就看你我如何去對待。

先來看一張圖。



如果問你看到了什麼,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一個黑點?

其實,這是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小時候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當時他和班上所有同學都回答:“我看到了黑點。”

老師搖了搖頭:“黑點就這麼一小塊,周圍那麼多白色的區域,你們爲什麼沒看到呢?”


再來看另一個課堂。

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道題:

2+2=4;

4+4=8;

8+8=16;

9+9=19。

學生看了,紛紛說道:“老師,您算錯了一道。”

老師不緊不慢地擡起頭來,說道:

“是的,你們看得很清楚。

這道題我是算錯了,可是前面三道都對了啊,爲什麼沒人看到,只盯着我算錯的一道呢?”


爲什麼要講上面兩個小故事呢?

因爲人性有一個弱點:

更關注哪裏出了問題,而不是哪裏有亮點。

就像一張白紙上有一個小黑點,明明白色佔據了大部分,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那個小黑點。


就像學生們對老師做對的題視若無睹,反倒更關注老師錯了幾道題。

這是人的慣性思維。

正是因爲這種慣性思維,我們很難看到表象之下,還隱藏着亮點。

如今,工作離我已遠去,咱且不說當年如何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透過表象去尋找亮點,化干戈爲玉帛或讓矛盾消失於萌芽狀態,就拿眼前伺候婆婆,如何與婆婆相處這個亙古難題來說吧。

婆婆沒有文化,傳統保守,眼裏只有自己的兒女,對兒媳婦無關痛癢,還經常使性子,一般人真的很難與婆婆相處。

但我卻換了另一種思維:

即用愛屋及烏和修心養性,來與婆婆相處。

所謂愛屋及烏,就是我既然愛我的先生,就要愛先生的家人,生兒、養兒、疼兒、愛兒的婆婆那就應該放在愛的重要位置,就要讓自己與婆婆好好相處。

那麼,瑣碎的日常中怎麼才能與“老腦筋”婆婆相處呢?

即用修心養性的方式。我將婆婆對自己的付出熟視無睹、因爲先生對我好而使性子等等的煩心事,統統當成了我修心養性的機會,久而久之,我便真的做到了,修爲有了大大的提高,看着婆婆也打心眼裏覺得親了。


通過我的切身體會,我想提醒一下長期被煩心事兒所困擾的朋友們: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與人相處,不要總盯着別人的錯,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凡事善於從缺點中找到優點,如此,方能化弊爲利,把劣勢轉換爲優勢。

自然,一切問題,最終都會變成機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