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八、一起来读儿歌

  书是用来做什么的?书是用来读的,不是收藏品!

  《听儿歌》大约买于十年前,当时还附赠有光碟,说话还说不囫囵的小丫跟着唱啊唱啊。

  时光滤镜滤去了带娃的烦躁,只剩了亲子共读的温馨美好。

  “小老鼠,上灯台”,小丫学的第一句儿歌,她总是读成“上灯cai”……

  教了多次,改读成:“上灯cai嗳、嗳、嗳呀……”

  把“嗳”声拖得很长,于是她外公心疼地说:“别念了,别念了,小丫儿快喘不过气了!”

  最终,放弃纠正那个字,随她怎么念吧,只要跟着咕噜就好了,先念熟。

  念啊念,书翻得卷折起毛,她不仅能念准音,还能背下那些儿歌了。

  小孩子长起来真快呢,总觉得她会一直是个啥也不会的小不点儿,转眼已能对着大人吧啦吧啦讲些歪理。

  今年要看些纸质书静静心,可很多书看下去,难以静心,还闹心。

  重翻些名人传记来看,可是名人的故事让人看了后总有如鲠在喉之感,或美化或丑化,难有客观的。

  成人世界的纷纷扰扰总让人不舒服,即便在书里,也是憋闷的。

  偶然瞥到这本儿歌书,仿佛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那些从民间口语转化而来的句子琅琅上口,鲜活有趣,有着源于生活的旺盛生命力!

  获得功名利禄才算成功?能把握人生方向,获得平静愉悦才算成功!

  没有活力的文字,再华丽也只是阴森森的死物,如同金屋玉堂中慢慢腐朽的精美家具。

  如今,小丫见我捧着一本儿歌书看得津津有味,笑我:“妈妈,你变幼稚了?”

  我反问:“那成熟的人该读什么书?”

  “名人传记,生活经验论,职场法则一类的吧……”

  “等你真正成熟了,才会懂很多儿歌能传唱千年是什么原因。老于世故,不如留一颗赤子之心,有赤子之心才能生生不息。”

  小丫吐吐舌头,不愿听我的,也不反驳我,接了书过去看。

  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她初学写字时“画”的字。

  “哈哈,我写的啥呢?我还发明了天书啊!”

  那时,她不肯让大人握着她的手教,要自由发挥。

  总是五指齐攥着笔,偶尔还用左手帮忙,下笔从右往左划拉着。

  那时候听着《摇到外婆桥》那首儿歌,她问:“团子是啥做的呀?”

  “是糯米粉加糖、加菜、加芝麻呀这些做的。”

  她托腮想了想,看看那幅图片说:“团子是外婆用手做的。”

  “是呢,很多好吃的,都是外婆用手做的。你怎么感谢外婆?”

  我欣喜又期待地看着她。

  小丫没回答,满脸严肃地一笔笔凑出个“手”字,就是她现在当成天书的那字。

  现在快12岁的她再看看那个字,半捂着脸说:“妈,我记得你看了这个字,把我猛夸了一顿,想起那些夸的词儿,好想钻地缝呀。写这么难看,你怎么夸得出口?”

  “是写得好呀,是你用心写的。我们的手和我们的心一样重要,心连着灵魂,手是保持灵魂纯洁的靠山。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双手!”

  小丫咧咧嘴,干笑着,她已有自己想法,可对于自己想法是否正确,还不能确定、也不坚定的时候。

  这个年龄段儿的孩子,已经开始有叛逆心,只是表现还不明显。

  我问她:“是不是觉得妈妈的话听着别扭,有股酸酸的土味儿?”

  她挤出个大大的笑容,讨好地说:“没有,没有听着别扭,你的话深刻有哲理。”

  敲她脑门儿一下,拽回《听儿歌》,告诉她:“少哄我了!只要你能明白妈妈不会害你就行了。”

  “哦。到底怎么算成熟,怎么算幼稚?”她神情认真。

  “成熟是大智若愚,幼稚是自以为能算尽一切。”

  她听得神情茫然,但听不懂也没什么,在她脑海中留个印象已经可以。

  有些话,要多年以后才能懂得;有些书,也要经过时光淘洗才能见到光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