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一定要飆高音嗎

今天讀汪曾祺的《人生有戲》,其中寫到幾位知名花臉名家,有幾處真令我茅塞頓開。

有十來年了吧,凡是舞臺上唱歌唱戲,必飆高音,尤其是選秀類比賽、綜藝節目裏的炫技。每當演者聲調漸漸高起,就可見旁邊的主持人表情的驚訝逐漸轉爲豔羨再到膜拜,觀衆們羣情盎然,隨即掌聲雷動。

有時候爲了節目效果,主持人還會慫恿參與者現場比高音,甚至從觀衆席上選人現場PK,那叫一浪高過一浪。

這風潮後來蔓延到朗誦會演講會,不說上得了大電視臺的,單是某個行業某個部門甚至學生活動,沒有聲嘶力竭的吶喊,絕對拿不了高分。

當時我就納悶,演唱朗誦只能這樣嗎?大江東去山島竦峙刀光劍影是美,值得喝彩,那小橋流水柳梢月下簾卷柔風就不配被欣賞嗎。

今日看到汪曾祺的文章,才讓我對自己的審美力更加肯定。

汪老先生說“運用音色的變化,控制音量的大小,表現人物比較內在的感情”。什麼意思呢?不就是表演無論是唱還是演要表現人物,表達感情,不是花臉就一定高亢嘹亮。還特別舉出裘盛戎的例子,“不是在臺上一味地嚷,不咋呼”。

而現在,能飆高音的就贏得滿堂彩,怪不得矯揉造作的表演到處都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