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法喜自在

前兩天,朋友請喫飯,坐車到地方的時候發現喫飯的地方就在“法喜寺”邊上,聽說它很火,於是臨時起意去看一下,進去之後香火鼎盛,俏男俊女好不熱鬧。因爲也不喜歡拍照,比較喜歡清靜,粗略的參觀了一番,就準備出來了。門口的“莫向外求”牌匾倒是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吸引我們的原因是這樣的:朋友一開始按照正確的順序在讀,我故意捉弄他,說應該是“求外向莫”,他讀錯順序了。他試圖說服我,結果隨着我一陣沒有理由的掰扯,她有點懷疑自己了,說要仔細去看一下。於是就引發了我們幾人的討論。

對於“莫向外求”這四個字我認爲它的精髓就是探索內在,而不是求助於除自己之外的東西,朋友既然確定這四個的順序就是那樣的,爲什麼一定要聽我意見,他內心堅信這個事情就可以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有自己是可以控制的。於是,我又想起來了之前很多人在一尊尊大佛面前,虔誠地祈禱祈福的場景,我在想他們每個人都在祈禱什麼呢?是求佛,還是求己,佛又是什麼,求他有用嗎?

有時候不能理解有信仰的人的某些舉動,是相信神祕力量能給他們指導,還是自己信仰神祕力量,自己就是神祕力量本身。拜佛祈福,是在感謝佛給的指示來還願,還是求佛賜予力量,還是和佛進行對話。我挺好奇的,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去打開這個世界,或者走進這個世界。

之前聽一個人解讀過“佛”,拆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弗”,合起來“無我就是佛”。成佛的都是“無我”之人,而平平淡淡的我們,生活、工作一直在服務於“我”,沒辦法做到“無我”。按照哲學矛盾的觀點“我”和“無我”是對立的,有“我”,纔有“無我”。所以,首先要看到了“我”,才能做到“無我”,這是我想到的,找到自我這一過程無法跨越。

所以,在沒辦法達到“無我”的情況下,只能向內探求,找到自我,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佛。求佛,佛不一定會給你反饋,而求自己卻可以,每一個人看透了自己,看透了世界,都是佛,至少是自己的佛。

對於入世的我們來說,求己,靠自己,讓自己成爲自己的“佛”,而不是向外求,向“佛”求,只有自己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所求之事並不再是事,事情纔會解決。我相信有超自然之外的力量存在,但是我們沒辦法把握,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真真實實的自己

走向自己的內心,求自己,探索自己。然後體會那份痛苦和快樂。

瞎說八道,完成今日之更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