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法喜自在

前两天,朋友请吃饭,坐车到地方的时候发现吃饭的地方就在“法喜寺”边上,听说它很火,于是临时起意去看一下,进去之后香火鼎盛,俏男俊女好不热闹。因为也不喜欢拍照,比较喜欢清静,粗略的参观了一番,就准备出来了。门口的“莫向外求”牌匾倒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吸引我们的原因是这样的:朋友一开始按照正确的顺序在读,我故意捉弄他,说应该是“求外向莫”,他读错顺序了。他试图说服我,结果随着我一阵没有理由的掰扯,她有点怀疑自己了,说要仔细去看一下。于是就引发了我们几人的讨论。

对于“莫向外求”这四个字我认为它的精髓就是探索内在,而不是求助于除自己之外的东西,朋友既然确定这四个的顺序就是那样的,为什么一定要听我意见,他内心坚信这个事情就可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于是,我又想起来了之前很多人在一尊尊大佛面前,虔诚地祈祷祈福的场景,我在想他们每个人都在祈祷什么呢?是求佛,还是求己,佛又是什么,求他有用吗?

有时候不能理解有信仰的人的某些举动,是相信神秘力量能给他们指导,还是自己信仰神秘力量,自己就是神秘力量本身。拜佛祈福,是在感谢佛给的指示来还愿,还是求佛赐予力量,还是和佛进行对话。我挺好奇的,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打开这个世界,或者走进这个世界。

之前听一个人解读过“佛”,拆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合起来“无我就是佛”。成佛的都是“无我”之人,而平平淡淡的我们,生活、工作一直在服务于“我”,没办法做到“无我”。按照哲学矛盾的观点“我”和“无我”是对立的,有“我”,才有“无我”。所以,首先要看到了“我”,才能做到“无我”,这是我想到的,找到自我这一过程无法跨越。

所以,在没办法达到“无我”的情况下,只能向内探求,找到自我,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佛。求佛,佛不一定会给你反馈,而求自己却可以,每一个人看透了自己,看透了世界,都是佛,至少是自己的佛。

对于入世的我们来说,求己,靠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佛”,而不是向外求,向“佛”求,只有自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所求之事并不再是事,事情才会解决。我相信有超自然之外的力量存在,但是我们没办法把握,我们能把握的就是真真实实的自己

走向自己的内心,求自己,探索自己。然后体会那份痛苦和快乐。

瞎说八道,完成今日之更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