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蛤蟆…》10

書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閱讀人:芳姐姐

時間:2021.11.22

回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該書以蛤蟆先生抑鬱的故事爲主線,通過諮詢師蒼鷺的引導,回顧蛤蟆先生的早期經歷,使得蛤蟆先生一步步從自己封閉的世界中走出,最終擁抱美好生活。

抑鬱的原因:

想起安心老師《在遠遠的背後帶領》前四章標題的12個字“不越界,不評判,負責任,無傷害”,蛤蟆先生的人生剛好是這12個字的反面。

越界:他的生活被不斷越界,幾乎沒有自己做主。

評判:他的父親因爲對他有很高的期待,所以對他很嚴苛,他要事事小心着,期待着父親,給他正面評判,所以他不敢憤怒。在父親的眼裏,只有對和錯、好和壞。所以評判無論正面負面,對孩子都是操控。

傷害:從獾的語言模式裏,也可以看到蛤蟆父親給他的語言模式,都是指責和責罵。這樣的語言模式比打一頓還要狠,自尊心被任意踐踏。

負責:父親的嚴苛,只要蛤蟆先生做得不好,便會受到父親的攻擊性語言,利用獎罰對蛤蟆先生的人生進行操控。因此他不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他習慣了依賴。

療愈之路:

諮詢師蒼鷺用問題引導着蛤蟆先生帶着他一起去探索過去,去看自己的模式,去理解憤怒。

一起學習了,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

還學習了人生座標,在人生座標裏,有四個象限分別是:“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

並且瞭解了在相應的人生座標裏,人們一般玩的是怎樣的心理遊戲。

看見便是療愈的開始。蒼鷺帶着蛤蟆看見了這些模式,他便慢慢找回自己的力量。

重生之路:

美好的關係是彼此看見,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彼此間不過分依賴,獨立而又有聯結。

自我調整,自我成長,成長即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不再逃避憤怒、悲傷、恐懼、焦慮等。蛤蟆先生正是在通過自我調整以後,經歷了人生蛻變。他並沒有忘記傷痛,而是選擇勇敢的面對。

用一本書名結尾《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擁有更好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