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讀書摘錄(三)

三十歲,一無所有怎麼辦?

都說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我覺得成年人的崩潰,應該是從不存錢開始的。因爲不存錢,總有一天會借錢,崩潰是早晚的事,怨不得別人。

在二十多歲時適當地存錢其實很簡單,因爲只需要做兩件事:提高收入,限制慾望。提高收入要從提升能力開始,限制慾望要從自控開始。

人到三十,放棄沒必要的執念,減少沒意義的可能,都是必要的。

執念和堅持是不一樣的。堅持是當你知道這件事還有可能時,你的意志告訴你,再走走;執念是你的內心明明告訴你這件事無望,你還要繼續向前,直到撞到南牆。

三十歲一無所有的人最大的問題,只有三個字:不學習。

人們總是喜歡先入爲主地評價別人,卻不知道背後的邏輯也可以很複雜,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真的很少。所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這個時代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而學習的方式,並不侷限於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它取決於,你有沒有一顆求知的心,你有沒有一個對萬物好奇的思維習慣。

三十歲前,我的成長法則

如果覺得生活苦,那麼別去尋找舒服的方式讓自己苦中作樂。去做一些讓自己更苦的事情,比如學習。

你之所以覺得自己會固化,是因爲你生來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其實,怎麼會呢?你和別人根本就不一樣,我們都是人類,但不是一類人。你就是你自己的神,在你活的地方。

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遠遠不到拼天賦的地步,所有的提高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約定,所有的成長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祕密,這些都和別人無關,也不用向別人彙報。

牛人和菜鳥的區別其實並不在智力上,他們主要的區別只有一個:牛人認定一件事,就會堅持下來;菜鳥認定很多件事,幹兩天就喜新厭舊了。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人越長大,越難擁有孤獨和只屬於自己的時光。隨着你的社會網絡越來越發達,人際關係越來越密切,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要做的事情越來越雜,屬於自己的時間必然越來越少。

“在沒人看得見我時,我也要默默發光。”

泰戈爾曾經寫過:“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有時候,並不是優秀的人不合羣,而是他們的羣裏沒有你。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相聚是一羣人的孤單。

村上春樹寫過:“哪裏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叔本華寫過一本書,叫《人生的智慧》,書裏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纔可以完全成爲自己。不熱愛獨處的人,也就是不熱愛自由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