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借你一本书”


                        “来,借你一本书”

        “我的《四世同堂》现在是谁在看?”“《小王子》你看完了吗?”“《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还有谁想看?”“《苏东坡传》什么时候还给我?”……这些,是我和孩子们的日常对话。每当此时,我总是先带着几分傲娇环视全班,然后将目光聚焦在某个学生身上。被我注视的孩子,仿佛自带光环般瞬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带着几分自豪说:“老师,我正在看着呢,还有某某某也想看,可不可以?”被点到名的人呢,则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对,对,对!”他们沾沾自喜地享受着全班羡慕的眼光,就像领奖台上的冠军似的意气风发。于是,周围的人也纷纷举手:“老师,我也想看。”就这样,我的书在全班流传开来。

        很多时候,一本书会在班级里流传很久,当再次回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经被翻了几十遍,封面透出几分斑驳,书页都卷翘起来。可是,我一点也不心疼——这是被阅读后的痕迹啊。作为一本书,哪有比被更多的人读过更幸福的呢?将这些书拿在手里,轻轻地放在鼻尖,可以闻到与新书不同的味道——这是被翻阅过后的温度啊。作为一本书,哪有比被更多的双手捧过更快乐的呢?我想,书也是有灵魂的。如果书会说话,也一定会这样大声呐喊:“幸运的人儿啊,来我这里吧。”

        有一天,我把一本绘本塞到小伟手中:“拿去看吧。”这个小家伙,最近有点调皮,不太能管住自己,我想用这本书“拴住”他 ,让他能够有几个安静的课间。没想到他瞥了一眼,撅起厚厚的嘴巴,一脸的不愿意。“不想看吗?”“不,不,不!”他赶紧将书捧在怀里,一溜烟跑掉了。两节课后,我遇到了他:“书好看吗?”“好看,太神奇了!”他脑袋往右上方一甩,小胖手在胸前猛地一拍,“今日,总算是看了一本有趣的书。”他总是把“今天”说成“今日”,大概这样显得自己特别有学问吧。“那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呢?”他害羞了,黑红的脸庞闪着亮光:“我看着封面没意思,所以不想看。老师,你知道的我喜欢看科学类的书。”“看书就像吃饭……”“不能挑食!”我还没说完,就被小伟抢过了话茬。这时,“小彩蛋”在旁边一脸嫉妒地伸伸舌头:“老师,我也想看……”我就知道,她一定也会被这样可爱的书吸引的,说不定还会给她带去灵感呢,因为这个小姑娘最近正在创作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于是,这本书也成为了全班学生的“必读书目”了。

        借来的书,总会用很短的时间看完,而且会看得特别认真,生怕遗漏了什么。这是我的经验,所以总是愿意对学生说:“来,借你一本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