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察传

三人成虎

上一讲学了《韩非子》里面投鼠忌器的故事,这一讲我们来看一个把军队过河传成三头猪过河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察传》里面。

《吕氏春秋·察传》夫得言不可以不察,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你得到一句话,不能够不去仔细地品察它,因为屡次的传播这个话,就会导致白的变成黑的,黑的变成白的。

故狗似猴,猴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

所以狗就会传成像大猴子,大猴子又会传成小猕猴,这个母猴它是猕猴,小猕猴又像人,又把小猕猴传成人,这个人和狗就太远了。

狗和猴它可能还接近点儿,都是动物,但是人和狗就差的太远了。所以就是传话,传来传去,就传得变形非常严重。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这是愚笨的人所以会产生很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一句话去仔细地审视它,那可能就会带来福运,听到一句话不审视它就往外说,那还不如不听这句话。

接下来《吕氏春秋》举了几个例子。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候也。

齐桓公从鲍叔那里知道了管子,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知道了孙叔敖,他们仔细地审查了他们说的话,认为这两个人确实可以重用。重用了鲍叔(应是管子吧,王老师口误了吧?),重用了孙叔敖,齐国和楚国都称霸诸侯。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

反例就是太宰嚭接受了贿赂,吴王就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话,都是不审,所以国家灭亡自己也死掉了。

所以《吕氏春秋》又接着强调:

凡闻言必熟论,其与人必验之以理。

凡是听到一句话,一定要仔细地去审视一下,对于人要用情理去检验它。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

鲁哀公向孔子问了一个问题说:“听说乐正他一只脚,这个事儿可靠吗?是真的吗?”

上古的一个管音乐的官员,这个人叫夔。

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与草莽之中而进之。”

孔子说:“很早的时候舜天下想用音乐来教化天下,就让重黎从民间里面把夔给举荐出来了,舜就让夔做乐正的官员。”

草莽之中:是一个借代的说法。

舜以(之)为乐正:“以”后面省略了一个之。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这个夔就用音乐,整理音乐,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

重黎一看他举荐的这个人,舜很满意,天下也大服,效果很好,他就又想着再多举荐一个人。

舜帝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你得还是失,它能够节制你,只有圣人才能把音乐调得非常的和美。”

圣:我们现在认为是饱学之士。甲骨文里它是一个耳朵一张口,有时候下面加上个人,就说这个说的话听得非常好,对这个声音的辨别能力特别强,也可以称为圣。

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这是音乐的根本,夔能够把这个声音给协调好,让声音谐和来使天下平定,像夔这样的人啊一个就足够了。

我们看这个断句,它实际上是断开,就是加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行,但是不加标点符号,读的时候也要读的不一样。就是声音要变调,停顿要加长。

就像我们现在有的词:大家,大家读的时候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比如说大家去我就去,这个大家就是众人,你要把大字重读一下,大(dà)家去我就去,这个大家他就指的是名人,有学问的人。

一(yī)足那是一个人就足了,一足(yì)那就是一只脚。

《吕氏春秋》又举了一个例子。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个丁氏家里没有井,他要到外面去打水,等到他家里也打了一口井,就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他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他前面说了他要一个人到外面去打水。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听到他说这样的话就给他传开了:“姓丁的人他打井得到一个人。”越传越广,还把这个事儿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国国君就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打了一个井,我就不用出门去打水了,所以就好像得到了一个人的使用,省了一个人力,并不是从井里面得到一个人。”

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如果听到一个话,马上就信以为真,那还真的不如不听。

《吕氏春秋》又举了一个史书记载,传写出错的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他文学修养比较高。他到晋国路过卫国,(有读史记,这个史记不是司马迁的《史记》,是关于历史的记载,就是史书。)有个人给他读史书,说晋国的军队三头猪过河。

涉:在甲骨里面看它是一条河,河的左边一只脚,右边一只脚,表示这只脚淌过了这条河就是涉。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子夏说:“你这是错误的,这句话正确的应该说晋师己亥涉河。”

为什么会写成三豕?子夏的判断是己和三相近,豕和亥相近。

我们看一下甲骨文:

如果写己的时候,中间的这个连接部分它写的弱化了,或者是传抄的时候他弄不清楚了,它就会变成三。

这个亥和豕长的很像,所以写来写去,传抄来传抄去,它就变成了晋师三豕涉河。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那么子夏到了晋国就问一下,因为毕竟是晋国的军队过河嘛,到了晋国一问,就说“晋师己亥涉河”。

从这里我们看到,卫国的记载和晋国的记载是不一样的,晋国的记载更靠谱一些。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有的像错误的但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像正确的实际上可能是错误的。

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

是正确的非错误的,正确的错误的它的界限,不能够不详细地去分辨。怎么样去慎重呢?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那么就要考察这个事物的情理与人的情理,再去审视你听到的话,那么就会知道这句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能够相信还是不能够相信。

《吕氏春秋·察传》这篇文章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于听到的消息一定要去推敲考察,不能轻率地去信以为真,否则就会导致三人成虎的事情发生,子部文献就选读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选读集部的文献,集部在四部里面收录的内容最为庞杂。

诗词、歌赋、佛经、小说、戏曲都属于它的收录范围,下一节课我们将选读屈原的《湘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