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長歌當哭

1915年3月,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同學易昌陶在家中病死。毛澤東作《挽易昌陶 》追悼之。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悲嘆有餘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 。

采采餘孤景,日落衡雲西。

方期沆漾 遊,零落匪所思。

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

我懷鬱如焚,放歌倚列嶂 。

列嶂青且茜,願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盪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

後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這首詩感情真摯,寫得沉鬱悲痛,表達了對同學的深切悼念之情。詩中自比俞伯牙,將易昌陶比作鍾子期,一般人不敢這麼高調宣示的,毛澤東表達了非凡的自信。這既是一首悼念好友的輓歌,也是一曲友誼的讚歌!

全詩40句,大致分爲5個部分,每個部分8句,結構上非常清晰。每個部分的末尾二字,作爲下一部分開頭,整體上構成頂針的修辭,讀起來有一唱三嘆的感覺。

第一部分,從好友生病寫起。寫同學生病沒有上學,產生了深深的思念。秋去(衡陽雁聲徹)春來(湘濱春溜回),讓詩人十分愁悶。睹物思人,獨自徘徊在城牆彎曲的地方。

第二部分接着城隈寫,與上一部份銜接得緊密。城隈芳草萋萋,寫景是爲了襯托作者的憂傷。由於沒有同學的陪伴,只剩下作者一個人孤單的身影徘徊在嶽麓山下。正期待着一道遠遊,還有畢業以後到廣闊天地裏施展才華,卻迎來好友去世的消息,怎不叫人悲痛?由於深切思念,午夜夢到了好友。

第三部分,由鳴雞起興寫夢境,承上啓下。夢境中,詩人漫步田野,望見好友縹緲而來,走上前去握手,眼淚漲滿了眼眶。但作者很清楚,好友已經不在了。他把好友比作驥(良馬),但關山蹇驥足,比喻好友英年早逝。所以作者的心裏憂愁鬱悶如同烈火焚燒,只好倚靠羣山盡情歌唱。這是長歌當哭啊!

第四部分寫放歌。羣山青青且秀美,起興,承上啓下,我們曾發願說,在山下練習長劍,習武殺敵,報效國家。自然引出當時的局勢。“東海有島夷”,指日本,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21條祕密條款,併發出通諜,要求“絕對保密,儘快答覆”;“北山盡仇怨”,指不斷蠶食我國疆域的俄國。1915年6月7日,中俄代表及外蒙傀儡當局在恰克圖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外蒙古被分離出去。面對東海、北山的外患,何以爲之?詩人的回答很明確很乾脆:“盪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對東海、北山的外患當然要清除!但清除侵略者依靠誰?當然是我們,我們不能以自己出身低下貧賤而推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種捨我其誰的責任感躍然紙上!但回頭一想,你竟然過早地去世了,壯志未酬身先死,怎不令人無限悲痛?牙琴從此絕,詩人自比俞伯牙,決心從此不再彈琴了,用典表示失去好友的意思!

第五部分,琴絕承上啓下,再次詠歎失去知音好友無以言狀的痛苦心情,並哀婉地感嘆,以後的漫漫人生路,我同誰共度?最後回到祭奠亡友,淒涼地望着旗幡,灑酒爲祭!而自己的惆悵何處安放呢?長流不斷的茫茫江水。

時年22歲的毛澤東,對於同窗好友的去世,十分悲痛。這首詩從好友生病不在身邊寫起,描繪了自己的失落、孤單,表達了對好友的思念。接着寫知道好友去世的心情,思念過切,竟然入夢了。夢中醒來,對好友的去世更加痛苦和惋惜。全詩一唱三嘆,情感真摯,催人淚下。但他並沒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着眼好友“願言試長劍”的青春理想,抒發“盪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的報國之志,格調高昂!不僅看不到任何頹廢,相反,從“盪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中,我們看到以天下爲己任的捨我其誰的雄心!看到洋溢着的報國之志,獻身之氣!所以這首悼亡詩,雖然沉痛哀婉,卻不悽慘,相反洋溢着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既爲友誼,也爲志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