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且困且知,且勉且行

1

發現一本好書,龔玉振的《曾國藩領導力十二講》。

整本書通過十二字透析曾國藩,全面解析中國式領導力。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領導力,可以說是中國式領導力的典範,用“仰之彌高”來形容一點不爲過。宮玉振教授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從領導力的角度,將曾國藩總結出來的爲人處世之道提煉爲“重、耐、渾、明、辣、慎、勤、實、暇、裕、恕、強”十二個字,並結合相關事例及現代管理實踐展開論述,揭示了曾國藩對於中國情境下領導行爲的啓發意義。這十二個字,其實就是在中國文化和社會環境中,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遵循的十二條基本原則。

2

稻盛和夫在解釋是什麼造就了平凡人的非凡時曾說:“是那一股能默默專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厭煩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過每一個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積的持續力。換句話說,把平凡化爲非凡的是‘持續’。”曾國藩在進入垂暮之年的時候,他的心腹幕僚趙烈文有一次跟他聊天,總結起他的成功經驗時,說了這樣一番話。趙烈文說:老師的功勞絕不限於平定太平天國這件事上。一般人都知道老師用人、治軍、籌餉、整飭吏治等方面很有成就,其實這些都是皮相之論。我跟隨老師多年,認爲老師有兩項功夫爲常人所不及。這也是老師能夠成功的地方。一是“不管有什麼事情發生,都是巋然不動心”,二是“飲食起居,都有一定的規律,幾十年如一日”。這兩件事是一般人絕對做不到的。趙烈文又發揮說:老師之所以成功,就在於精神力量的堅卓。

趙烈文的這段話,可謂說到了點子上。曾國藩本來只是一個普通人,身上的毛病、弱點也很多。但是他跟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要做聖賢。曾國藩在二十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改號爲“滌生”。他在日記中解釋說:

滌,取滌其舊染之大污也。生,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天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曾國藩以此立志自新,重起爐竈,要與從前的自我血戰一番,發誓要做一個新人。不過,人要想根除自己的缺點是非常困難的。京城之中,同僚朋友的往來喫請、徵逐飲宴幾乎無日不有,因而曾國藩的改易品性,經過了不知多少次的反覆。

曾國藩年輕時的毛病非常多,包括爲人浮躁,脾氣暴躁,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有一次曾國藩的父親從老家到北京來,朋友們聽說了後都過去看望老人,曾國藩卻因爲一件小事兒,當着衆人的面,對着一個朋友破口大罵,非常失態。曾國藩作爲一個年輕而成功的男子,也喜歡漂亮的女性。有一次聽說一個朋友娶了兩個漂亮的小妾,他就動了心,下班以後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到了朋友家中。一開始還裝模作樣談了幾句學問,但很快就露出了真實的來意,要朋友把兩個小妾叫出來給自己看一下。朋友並不願意,但曾國藩執意要看。朋友只好把人叫了出來。曾國藩一看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說了一大堆不堪的話,一直到回家的路上,還在車中想入非非。還有一次曾國藩參加團拜,到了一個官員家中,這戶人家非常有錢,鐘鳴鼎食,美女如雲,他心中非常豔羨。回家後正好自己的妻子生病躺在牀上呻吟,心中頓時生出了厭惡之意,心想自己這過的是什麼日子。

曾國藩把這些缺點都記到日記裏,罵自己畜生,發誓一定要改。但是今天剛剛發了誓,第二天就違背誓言,老毛病又犯了。於是曾國藩又痛罵自己一通,再次發誓一定要改。結果第三天又犯了。於是只好再痛罵自己一番。

看曾國藩早年的日記,他就是在那裏不斷地煎熬着,非常痛苦。但是,正是在這種破壞自己誓言與重新立志的不斷較量中,曾國藩一步步地戰勝了自己,並培養出了苦行僧一般的自律精神和堅忍強毅的意志力。他後來出山鎮壓太平軍,與朝廷、與地方官、與太平軍多方周旋,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屢遭拂逆,但他靠着堅忍強毅的意志力艱苦支撐,最終取得了勝利。這種堅忍強毅的意志力,就是得益於他在這一時期所受到的陶冶。

曾國藩後來從自己一生的經歷中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凡人才的高下,是由其志趣所決定的。志向和趣味低下的人,安於現狀,囿於世俗的陋見,必然越來越低賤污劣;而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嚮往先賢的輝煌事功,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明。這就像遠行一樣:如果愧奮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那就會走得很遠也不覺得累;如果糊里糊塗,沒有追求,那麼近處也是可以度日的,又何必遠行百里之外呢?曾國藩認爲人只要立志,那麼聖賢豪傑的事業都是可以做到的:

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爲?何必藉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爲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對於領導者來說,志向可以提供清晰而單一的目標感,而目標感可以讓人做事更加從容和專注。志向還可以提供強大而持續的自我激勵。有了這樣的自我激勵,領導者就可以承受失敗,面對壓力,超越平凡,走向卓越。所以曾國藩在給曾紀澤的一封信中,專門強調了“立志”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即以餘生平言之,三十歲前,最好吃煙,片刻不離,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菸,至今不再喫。四十六歲以前,做事無恆,近五年深以爲戒,現在大小事均尚有恆。即此二端,可見無事不可變也。古稱金丹換骨,餘謂立志即丹也。

人都是有慾望、有追求的。追求的大小往往會決定一個人最終成就的大小。曾國藩的立志,就是用大的追求來克服和超越小的慾望。小的慾望只能滿足小我,成爲慾望的奴隸是成就不了大事的,只能日就卑污之地;大的志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日就高明之境,才能做成大的事業。

梁啓超對於曾國藩的自拔於流俗,十分感慨,認爲曾國藩一生事業即基於此。梁啓超說:

凡自古以來能成大事的,一定是自制之力很強的人。西方人不必說,古人不必說,請讓我們看看最近的人物。曾國藩自少年時候就有吸菸及晚起的毛病,後來決心戒菸,開始的時候煙癮十分頑強,無法克服;而曾國藩視之如大敵,一定要拔其根株而後已。他此後能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正與他能夠克服了十幾年的積習是同一精神。從普通人的眼光來看,豈不以爲區區小節,無關大禮嗎?而不知道制之有節,行之有恆,實在是人生品格的第一大事。善於觀察人的,每每於這些地方體現出觀察人的眼力。

的確,曾國藩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他的侷限,也有他的缺點。他的彷徨、他的鬱悶、他的內心矛盾、他的焦慮緊張,都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曾國藩一生屢戰屢敗,三次自殺,他是在不斷地與自我作戰的歷程中一步步完成他的“功業”的。曾國藩的成功,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出於他那“志之所向,金石爲開”的信念和“打脫牙,和血吞”的堅韌精神,這就是所謂的“拙”“誠”之效。梁啓超在評價曾國藩時還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話:

文正固非有超羣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並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稻盛和夫曾說:“要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演一出精彩的戲,得到豐碩的成果,所需的能力不是單靠腦細胞的多寡來定高下。要看的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憑着一股傻勁認真去做,而遭遇困難時也能不閃不躲與其正面交鋒。這可以說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也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牢記在心的原理原則。”曾國藩的成功,就是以稻盛和夫所說的“磨鍊心智、提升心性”爲基礎的。這也正是曾國藩從凡人通往非凡的基本路徑。

對於領導者來說,曾國藩的一生,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可能永遠做不了曾國藩,但是從曾國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領導者,可以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3

此書目錄如下:

第一講重

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

二、謀定後動,審定而行

三、端莊厚重是貴相

第二講耐

一、做官以耐煩爲第一要義

二、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三、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勝人

四、一經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必不能妥善

五、存其倔強,而去其忿激

第三講渾

一、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二、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

三、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爲小人所忌,亦爲君子所薄

四、“渾”則無往不宜

第四講明

一、蒞事以“明”字爲第一要義

二、處人處事所以不當者,以其知之不明也

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四、當局則迷,旁觀則醒

五、事前易暗,事後易明

第五講辣

一、殊爲眼明手辣

二、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

三、合之以文,齊之以武

四、雷霆與雨露,一例是春風

第六講慎

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二、常存敬畏之心,纔是惜福之道

三、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而來

四、常懷愧對之意,便是載福之器

五、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第七講勤

一、“勤”字爲人生第一要義

二、當爲餐冰茹櫱之勞臣,不爲腦滿腸肥之達官

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四、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得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第八講實

一、觀人之道,以樸實廉介爲質

二、天下事當於大處着眼,小處下手

三、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四、惟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五、不自欺,不欺人

第九講暇

一、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

二、世事多因忙裏錯,且更從容

三、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

四、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第十講裕

一、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

二、盡其在我,聽其在天

三、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四、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

第十一講恕

一、須從“恕”字痛下功夫

二、一言可以終生行

三、捨己從人,大賢之量

四、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五、“恕”則不蔽於私

第十二講強

一、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二、打脫牙,和血吞

三、天下事果能堅忍不懈,總可有志竟成

四、以“硬”字法冬藏之德

五、在自修處求“強”

4

於我而言,如果有一人要作爲自己的偶像,那必然是曾國藩。

如果只能研究一個人,那必然是研究曾國藩。

通過曾國藩,其實就可瞭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和修煉文治武功之道。

餘生漫漫,且困且知,且勉且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