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三有”的教师

要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需要做到“三有”:

一是有动机。

如果一个教师每天都得过且过,从没想过如何进步,仅满足于“不被学生赶下讲台”,那就根本没有反思的动机,成长和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教师要有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有成为优秀教师、名师的愿望,有追求卓越的渴望,有不断前进的目标,才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二是有动力。

教师要认识到反思的价值,感受到反思的意义,敢于反思、经常反思、直面问题深刻反思,才能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学生的进步、自己的提高、家长的认可和学校的肯定,感觉到反思有用、有效,对自己有提高,有帮助,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

三是有固化。

教师在反思之后,要把自己的反思写出来,形成文字。写出来的过程也是系统梳理、二次思考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反思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淡忘。记录下来经常翻看,提醒自己,才能真正指导自己不断改进,也便于从中找到教科研的课题,从而进一步研究、深化,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