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仙山上的太真 ——《長恨歌》中白居易拉滿的期待值

蓬萊仙山上的太真

——《長恨歌》中白居易拉滿的期待值

最近在上白居易的敘事長詩,在閱讀過程中有一處有了新的感受,特書以記之。

李、楊二人的愛情悲劇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去記述,各抒己志。而白居易的《長恨歌》則被譽爲“古今長歌第一”,可見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先簡介一下這首長詩的創作緣由: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白居易與好友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偶然談及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悲劇故事,都感慨萬千。於是,王質夫提議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長恨歌》),陳鴻寫一篇傳記(《長恨歌傳》)。從此,傳記與長詩二者相輔相成,流傳後世。

看到仙遊寺,再讀這篇長詩,就在白居易這個超現實的“直男”詩人裏感受到了浪漫主義的氣息。長詩從開頭到李隆基亂後歸京、痛思玉環的部分,雖有想象的成分在,但整體事情的發展還算是符合現實主義,而從“道士施法、尋覓玉環”開始,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歸京後的李隆基落魄、潦倒,甚至於被軟禁,“孤燈挑盡未成眠”、“落葉滿階紅不掃”都可以看此時的作爲“太上皇”他與之前做皇上的他生活狀態截然不同,也正是這種困窘的生活讓他更加思念楊玉環,懷念曾經的生活,哀怨由此而生,曾經的兩心相知,爲何連“魂魄不曾來入夢”?

“爲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由此句宕開一筆,白居易是想了卻多少人心中的意難平吧。“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如果這裏作爲結尾,那真的是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可白居易就有抓住人心的手段。一句“忽聞海上有仙山”,使人們原本失落、低沉的心彷彿電擊一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絲光亮。我相信到這裏讀者們都想知道甚至可能都猜到了楊玉環可能在這裏。但白居易忍住住了,他沒有直接跟一句“玉環就在仙山間”,而是調轉避風開始描寫這座人們嚮往中的虛幻仙境“山在虛無縹緲間”,“虛無縹緲”營造出了一種朦朧的意境,同時似乎也在暗示讀者:這個仙幻之境並不存在。人們憧憬中希望真是存在這座蓬萊仙山上“樓閣玲瓏五雲起”,白居易的高超之處就在這裏,他開始介紹仙山上的景象,既符合邏輯又不惹人厭煩,滿足了人們對仙山的好奇心。就彷彿人們走進了迷宮,目的地是出口,可白居易在提醒你也不要錯過迷宮沿途的風景,因爲在走入“迷宮“”前,他已經提前鋪墊好讓人們感覺到一定能走出去。而且他並不過多的渲染蓬萊仙山,因爲他知道人們雖然願意欣賞迷宮的景色,但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走出去。所以他拉滿了讀者心中的期待值後又回到了正題,他說蓬萊仙山上“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裏出現了楊玉環曾經做道姑時的號——太真。讀者欣喜,那應該就是了吧,可白居易卻說“雪膚花貌參差是”,“參差”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到這裏白居易都沒有給讀者一個確定的答案,這蓬萊仙山上的“太真”到底是不是楊玉環。讀者感覺應該是她,但作者白居易卻沒有說,甚至直到最後白居易都沒說是她,而讀者確卻是從“九華帳裏夢魂驚”中的得到了準確答案:是她,是楊玉環。此處一個“驚”字,除了讓讀者確定“太真”的身份外,也讓人們感受到楊玉環對李隆基的情愫,這段愛情是一場雙向的奔赴。

其實我一直傾向於這首詩的主題是“諷喻詩”這個觀點,因爲在我心目中的白居易是一個因爲看勞苦大衆在麥田裏辛苦勞作而反躬自省自己“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更是產生了“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的形象,這樣的一個富有同理心、同情心人,他怎麼會去歌頌這一場使天下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的愛情呢?如果這是白居易記錄兩個普通人的愛情,那我相信它是在歌頌愛情。只恨這兩人生在帝王家,情感的開端就已經違背倫理、充滿各種雜質了。


附:我讓同學們選取本詩中的四句變成一首律詩,有很多成果,我選了一首:

長恨詩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因爲最開始漢皇“重”“思”的都不對,所以從此無絕期的綿綿長恨也是情理之中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