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舞臺上爽朗的生活

和幾個小同事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個同事說:“張老師,你性格好開朗啊!”

是的,在熟悉的人面前,我的話頭比較多,喜歡大聲說話,大聲笑,給人的感覺:我就是一個特別爽朗,特別外向的女人。

其實,這些都是假象。骨子裏,我是一個特別內向,不愛說笑,喜歡獨處的女人。

小時候,在不知道自己外貌醜陋的情況下,我過着比較無憂無慮的生活。

像假小子一樣活着:爬樹,跳水,攀牆,瘋跑……不畏懼別人的目光,活得坦性而又瀟灑。

可是在青春懵懂時期,就是因爲聽見了別人說我比較黑比較醜以後,我性情大變。

因爲容貌的自卑,讓我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我不敢在公共場合下說話,不敢參加班級和學校舉行的任何活動。

唯一的一次登臺唱歌,在私底下唱了許多遍的歌詞,站在臺上卻一句也想不起來,不得不灰溜溜的從講臺下來。

上中學高中乃至大學期間,我幾乎沒有朋友。我恐懼一切社交,不敢在人多的場合說話。

出門在外,我從來沒有主動的和人答過訕。我始終活的沉默而又孤僻。

後來上班,爲了生計,我又不得不逼着自己說話,在和學生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了心裏障礙,變成一個人見人煩的“潑婦”。

在學校裏呆的時間長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羣,讓我在這個熟悉的舞臺越來越大膽,越來越勇敢。

但是,離開了這個舞臺,我又迴歸到那個膽怯內向自卑的女人。只要不上班,我很少出門,整天就宅在家裏。

因爲我不願意和我遇見的人說話,打招呼,那樣讓我渾身不自在。

所以,直到現在,除了衚衕裏幾個熟悉的鄰居,其他的我誰也不認識。

現在,年齡越大,對容貌沒有那麼在乎了。曾經壓抑在內心的活躍的小猛獸又開始蠢蠢欲動,我變得稍微開朗了。

只是稍微開朗了。可是我卻非常煩我的這種狀態,我還是喜歡那個不被人關注,默默無聞的自己。

我現在最嚮往的一種生活就是:遠離人羣,在一個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地方過完自己的一生。

可能這種生活我永遠都不能實現。因爲我有家人,有孩子,他們絕對不允許我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孤獨終老的。

所以,我也只能意淫一下罷了。我很非常佩服那個拋開家人獨自旅行的50歲的女人蘇敏:一人一車一帳篷,一路向南,隨心所欲的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可除了她又有幾個女人能脫離家庭的牽絆,世俗的目光而去勇敢的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呢?

既然做不到,那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熟悉的舞臺中稍微爽朗一點的生活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