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中,那8500萬的故事

殘障人士無法自食其力,要靠補貼生存?

殘障人士的伴侶=無私奉獻者?

自閉症是智力障礙?

這些偏見與誤解,殘障羣體依然在經歷。

8500萬,是我國殘障人士的數量;6.21%,是他們佔我國總人口的比例。簡單的一個數字,似乎就輕易地將他們定義爲少數派。

6.21%在覺醒和努力。“從我看不見到學會用電腦鍵盤打字,只花了一天,兩天後我就學會了電腦的簡單操作”。“每個人年老時不都是聽不見、看不清、走不動?身體的負擔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人與人之間並沒什麼不同”。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或許可以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日子。他們是我們——一同擁有挑戰與機會,一同認知自我與世界;今日也是平日——同樣充滿清脆聲響、溫暖光線、細膩質感。

疾病或意外所帶來的的遺憾和缺失,或許可以成爲一種獨一無二的經驗、一種看清自我需求的斷舍離,讓我們創造更多突破與可能。

看不清也能玩攝影、玩滑板嗎?行動不便也能跳舞嗎?聽不清的話,用手語能Rap嗎……事實上,你能想到的興趣愛好,殘障夥伴幾乎都能玩!

“沒有陽光就去看星光,

不被看見就用力地歌唱”

8772樂隊是一支由罕見病、殘障人士組成的樂隊。第一張專輯《從不罕見》收錄了十首歌,希望用音樂爲受到病痛挑戰的人羣發聲,他們堅信:病痛只是一種狀態,與病痛相伴的同時,一樣可以做喜歡的事,一樣可以追求夢想,一樣可以平等、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8772樂隊首張專輯《從不罕見》首唱發佈會現場。(圖源:8772樂隊)

滑板是一個媒介,讓我們也可以

去追尋自由、挑戰、樂趣、互助”

2016年,視障公益人胡小蠻、楊破、澤宇和阿衝發起了國內第一支由視障人士發起的滑板俱樂部——一點一點滑板俱樂部。俱樂部目前有10多位活躍成員,幾乎每年都會舉行視障滑板比賽。“視障人在生活中的確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但不足以阻止視障人熱愛生活,用自己的經驗體驗運動的樂趣。我們作爲少數人,用自己的方式豐富了滑板文化的內涵”。

趣味滑板比賽,視障夥伴和健視夥伴一組輪換推動前行往返賽。(圖源:一點一點滑板俱樂部)

錯也有磨練、雕琢的意思,

正因有差錯纔是真不錯! 

共生不錯舞團於2018年6月在廣州成立,是一個踐行「共生」理念的公益性舞團,旨在讓所有身體差異的人平等享有融合藝術教育與表演的機會,在重塑殘障人士與自我、他人、社會的關係與互動模式的同時,也改變公衆對殘障藝術的刻板印象。舞團名稱中的"不錯"是指"不會有錯",粵語是“幾好”(挺好),在英文中反而是“可以錯的”的Mistakable。

舞團成員參與表演。"舞"字的根部“舛”也有錯的意思。(圖源:共生不錯舞團)

這些多元的生活方式,不只在線下發生,越來越多來自殘障夥伴聲音和畫面,成爲互聯網上一股活躍的力量。

在輪椅上長大、讀研、進大廠就業的博主@大程子好妹妹喜歡去體驗各種新奇輔具和有趣活動,用親身經歷呼籲社會各界重視無障礙設施和包容性制度的建設。只有手指能自主活動的湖北90後女孩@折翼手伴娘向晨曦開辦了線上黏土學院,幾乎每日都在直播間分享自己捏手辦娃娃的過程。在廣州,因神經類疾病而肢體殘障及失明的安南(UP主@諾子喵嗚)也在和網友熱情分享着自己的舞蹈……

這些動或靜、聲與色,都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風鈴有聲,是心聲

在有趣的生活之外,殘障人羣同樣成爲了堅實的就業和創業力量,他們從不甘於被一種標籤來定義人生,而是勇敢行動,成爲平凡的勞動者、命運的逆襲者、或是打破偏見與歧視的行動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乏一盞盞由他們點亮的燈。

“你的字很漂亮!

手語咖啡:杭州市西湖區星洲街12號

杭州的“手語咖啡”已經有十多本對話本了。因爲不能說話,也聽不見聲音,用對話本和客人筆談,或者打手語,成了店主陸俊、楊迪夫妻倆與這個老小區,以及遠道而來的陌生人們,一切故事的開始。

在小店裏,每一次提筆,都是一次自我書寫。(圖片素材來源於“手語咖啡”對話本,手語設計元素摘自支付寶“用餐手語一本通”)

楊迪喜歡在本子上模仿顧客的字跡,也常常稱讚大家的字寫得漂亮。小小的“對話本”,記錄了夫妻倆與鄰里的交流、與地方的情感聯結。點單、祝福、建議、塗鴉和生活瑣事……楊迪和陸俊的世界無聲,卻融入了社區裏的各種心聲。

夫妻倆在牆壁上繪製了手語元素塗鴉,一些來得多的健聽客人也開始嘗試直接用手語點單。

“愛是被點亮的生活

LiLi Time:上海市黃浦區蒙自東路63號

在上海的LiLi Time咖啡館裏,70%的工作人員都是聽障人士。“LiLi”既是創始人莉莉的名字,也是“love is life illumed”(愛是被點亮的生活)的縮寫,而字母‘L’和‘T’分別代表着‘聽障人’和‘健聽人’——“有聲和無聲的結合”。

LiLi Time的創始人覺得,愛一直都在我們的內心裏,只是有一些阻礙讓愛隱藏了起來,突破它,生活就會被點亮。

店裏不僅出售咖啡和飲食,還有由三個聽障男生組成的團隊“foru”製作的手工製品和鮮花。在二樓的課室,聽障人和社區老人可以參加手語、禮儀、法語、英語、花道、咖啡、吉他等公益課程。“聽障人士並不缺少才華,他們缺少的是一個被看見的舞臺”。

這些奮鬥者並非少數,各種飽含情感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

左右滑動,推開這些溫馨小店的窗

風鈴舞動,是行動

杭州的手語咖啡、上海的LiLi Time、長沙的神谷屋……這些小店都是支付寶藍風鈴計劃所記錄的溫暖力量。

如果說晴天娃娃能夠代表好運氣、好生意,那麼一串聲音清脆、隨風搖動的藍風鈴,則是支付寶的一個小心思,希望提醒大家走進由殘障人士開設或就業的小店時,需要更用心地去體會、交流。

藍風鈴計劃通過“無障礙商家工具包”,支持由殘障人士開設或就業的小店做好生意,圖爲支付寶設計的“用餐手語一本通”。

下面這份旅行指南中,收錄了50+家藍風鈴小店,旅行者不僅可以通過地圖瞭解、發現已知的了不起的小店,更可以上支付寶搜“藍風鈴”提供更多小店的線索。如果你來這些城市,歡迎來打卡藍風鈴小店,他們門口“亮”起的“藍風鈴”,點亮的也是我們的生活。

點擊大圖,查看支付寶“藍風鈴計劃”旅行指南收錄的各地小店

支付寶發起的藍風鈴計劃,旨在支持有就業意願的殘障人士在生活、培訓、就業等獲得更多平等發展機會。今年,該計劃還爲殘障人士工作的小店提供免息貸款、語音翻譯設備、數字化經營工具等幫助,希望支持殘障羣體更好就業,讓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利用數字技術。

此外,在信息無障礙建設上,支付寶的技術人員也在進行無障礙適配的開發,保障那些用“聽”,而非用“看”來使用手機的視障羣體,對支付寶的使用需求。

殘障夥伴教會我們什麼?

是擺脫依賴嗎?

——因爲我們能夠看見、能夠書寫和說話、能夠跑跑跳跳,所以我們才從未反思自己對視覺作爲判斷的依賴、對文字和語音作爲交流的依賴、對肢體作爲行動的依賴。

是打破常識嗎?

——在黑夜裏遊蕩,“失明”的是誰?以不言語來對話,“失語”的是誰?以不觸碰來互動,“失調”的是誰?

是跳出框架嗎?

——視障者把文字的筆劃拆解,肢障者把工具的設計拆解,聽障者把語氣的情緒拆解,他們拆解健全人對世界的認知,讓我們重新關注到構成事物的各個細節。

“無聲的cake”麪包現烤師,聽障者劉少雷用手語表達“我愛這個世界”。(攝影:馬都尉)

如今,認知鴻溝、制度鴻溝、技術鴻溝仍然存在,但我們都在努力跨越。個體的行動,社會的攜手,都值得被記錄。

健全或殘障的標籤,不該是交流的屏障。少數者的微小夢想,也是文明更應努力照亮的地方。當有一天,當我們不再區分少與多,當6.21%的羣體獲得100%的系統性支持,當越來越多的殘障朋友走出家門、自由出行、平等工作、快樂生活——我們才成爲我們

以上內容節選自

《城市畫報》2021年12月刊

封面專題

 6.21%——從小透明到行動者 

點擊下圖

從無障礙閱讀的設計嘗試中

瞭解一個可能被我們忽略的世界

本專題有聲書版亦同步上線

上支付寶搜“藍風鈴”

感受不依賴雙眼的閱讀樂趣

特別鳴謝

  支付寶無障礙設計團隊

專題編輯  楊凡 桂梅 席鬱蘭 盧紹聰 賴琳琳 鍾欣玲

  受訪者與支付寶提供

設計  孔韻彤 梁海平

專題攝影 馬都尉

插畫  倪仕軒

實習生 胡芊芊 陳磊 周宇雯

微信編輯  鍾欣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