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托邦到反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原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爲“空想的國家”。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在“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裏,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由公衆選舉產生。托馬斯·莫爾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他認爲,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由於烏托邦實行的是共&產主義制度,因此烏托邦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的代稱。

反烏托邦(dystopia)來源自烏托邦(utopia)。它的希臘語前綴意指“壞的、不好的”。經濟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於1868年在英國下議院前的演講中最早使用dystopia一詞。

反烏托邦是一種極端惡劣的假想社會。它的總體特徵是,表面看來是公平有序、沒有貧困和紛爭的理想社會,實際是受到全方位管控,人的尊嚴和人性受到否定;而且內在卻充斥着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如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迫害、生態災難等,是一個令人絕望的社會。反烏托邦社會的具體特徵包括:

一、思想控制和強制同一化。清除異己,領導者用宣傳對國民洗腦,把自己的體制說成理想社會,反抗者將被無情制裁;通過愚民政策完全遮蔽負面資訊,或者市民階層將這些弊端視爲理所當然並自然而然予以接受;剝奪表達的自由,將所謂對社會有害的出版物禁止或沒收。

二、貧富兩極分化和強制隔離。社會極端不公平,在社會承認的市民階層以下,有不被當人的貧困階級和賤民存在,事實上是貧富兩極的社會。生活在社會體制內的市民階級,由體制根據血統、DNA之類進行管控;而極端貧困者將被強制隔離。

三、人口管制。爲強制進行人口調整,人們的家族計劃、戀愛、性行爲、妊娠、產子、兒童培養等都由社會管控。

反烏托邦出現在許多藝術作品中,尤其是設定在未來的故事,如人類科技的泛濫,物質上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但卻掩飾着虛弱空洞的精神世界。常用於提醒人們注意現實世界中的有關環境、政治、經濟、宗教、心理學、道德倫理、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被人忽略,社會就有可能變成反烏托邦。

反烏托邦來源於烏托邦,那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首先,它們的共同點是都不可行。烏托邦是由於太過美好而難以實現,而反烏托邦則因爲太過惡劣而難以接受。前者是觸摸不到的上限,後者是不願接受的下限。

其次,反烏托邦對外呈現的形式都是烏托邦。沒有一個領導會宣稱自己建立的是泯滅人性的國家,就算是希特勒,他也會許諾牛奶和麪包,宣稱納粹德國是偉大的、先進的和高效的理想社會。進一步的,反烏托邦的社會現狀越是惡劣,領導給百姓畫的餅就越大,就越像烏托邦。

最後,烏托邦都很容易變成反烏托邦。因爲烏托邦是一個紙上空想出來的社會制度,沒有考慮到的現實因素有很多,一旦生搬硬套,強制推行,就極有可能出現剝奪表達自由、反人性等各種問題,這樣烏托邦就變成了反烏托邦。

歷史上的很多烏托邦都變成了反烏托邦: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本意是建立一個聖賢領導,分工合作的理想社會,最後變成了極權統治和階級社會的鼻祖;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本意是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國家,最後變成了天王們生活糜爛腐化、互相屠殺的社會;蘇聯的社&會主義,本意是建立一個共同富裕的理想社會,最後變成了斯大林的極權統治。

此外,烏托邦和反烏托邦背後的哲學思想是不同的。烏托邦是從若干理想的條件出發,推論出一個理想的社會。其背後的的認識論傾向於唯理論,即藉助於理性直覺我們能獲得有關理想社會的有效理論。反烏托邦通過展現表面上理想的社會出現的那些恐怖的、悲慘的現象,來揭露這些社會的虛假,給予我們啓示。反烏托邦社會出現的這些現象都是基於經驗的、人性的認識。因此,反烏托邦的作者的認識論傾向於經驗論,即只相信“可觀察的”、“經驗上可檢驗的”事物,不承認存在不言而喻的真理,更不承認存在僅僅通過空想就能建立的理想社會。

關於國家或社會的本質,烏托邦的作者往往抱有美好的集體生活的幻想,傾向於從生物學的角度去理解國家和社會,強調情感和傳統的作用,關注人與羣體的聯繫;但這種思想是與契約論相沖突的,契約論傾向於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理解國家,強調理性和利益交換,關注個人權利的保障。反烏托邦的作者則強調在惡劣的社會中,個人權利被剝奪這個現象。


反烏托邦的主要作品介紹

影視劇:《黑鏡-1500萬里程的價值》、《飢餓遊戲》、《雪國列車》、《移動迷宮》、《攻殼機動隊》等。

小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