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余热不尽的调治》

关于伤寒病余热不尽的产生机制,经文中黄帝问岐伯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此一问一答翻译过来就是说,黄帝问岐伯,人体此番外感热病已经痊愈,但却常有余邪不尽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伤寒病凡是余邪不尽的情况,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患者强进饮食,所以才导致有余热遗留的情况。像这样的病,都是病势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果医者此时勉强病人进食,则患者必会因饮食不化而生热,此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就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了。

而关于伤寒病余热不尽如何调治,经文中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意思是说,对于伤寒病余热不尽的调治,应先诊察病的虚实,然后或补或泻,再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样可使其病痊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