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諺語已成過去時

小的時候,總聽人們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認爲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可以用來指導人們的日常生活。

記得母親就經常告誡我們姊妹幾個,出門冷不冷都要拿件衣服,飢不飢都應該帶些乾糧,以防天氣萬一變化,而受凍捱餓。

現在,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古諺語,已經成爲了歷史。

因爲,現在的天氣預報很是準確,能預報到幾點幾分有雨,概率是多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把不確定性因素降到最低。

老伴每天早上,給孫女穿衣服的時候,都會問一下“小X,今天的天氣”,根據天氣變化來決定孩子是穿厚點,還是穿薄點。

我現在“打工”的醫院,離小區有十餘公里路程,每天的上下班,我都喜歡騎車子去,每天早上起牀後,先看一下有沒有雨,再決定是騎車子去,還是坐公交車去。

這樣的科技進步,給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減少了許多的浪費和做無用功。

在三十多年前,那時也有天氣預報,但預報的準確度卻是很低,根本就不能指導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與其說是“預報,不如說是“估計。

家裏每年收割的小麥,都是靠牲口來碾的。村裏人把這叫“碾麥”,或者“碾場”,碾麥需要好天氣,就是太陽要紅,把攤開的麥子曬乾,纔好用石碌把麥子從麥穗上碾下來。

碾麥前,要把麥子在打麥場上攤開,讓太陽暴曬幾個小時,纔好碾。所以,每當第二天要碾麥子時,父親都要看看下午太陽的落山情況。

有句農諺是這麼說的:“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意思是說,只要晚上太陽落山的時候,滿天霞光,那第二天肯定是個好天氣,就可以碾麥了。

在我高中畢業回家勞動的一九七六、七七年的兩年,在麥收季節,總是要參加小隊裏的碾麥勞動,主要任務是“拾糞”。

所謂拾糞,就是撿拾拉石碾子牲口拉下的糞便,以減少碾下麥子的污染。

在那個年代,早上看着天氣很好,把麥子攤在打麥場上,到了午後,就是過了十二點,經常會有暴雨、暴風雨,或雷陣雨。

一旦有了這樣的天氣,就要馬上把攤開的麥子再收拾起來,蓋上東西,不要讓麥子被雨水淋溼後發黴。

那時沒有天氣預報,或者有,但預報極其不準,每年都會有人們正在喫飯時,看到天氣突變了,立馬放下碗筷,快速地跑到打麥場上收拾攤開的麥子的突發情況發生。

有的時候情況緊急,小隊長就會在巷道里一邊急切地跑着,一邊大聲地吆喝人們去打麥場緊急收拾攤開的麥子。

如果看到那個村民動作慢了,隊長就會破口大罵,缺理的村民跑着去了,臉上還露着微笑,心裏毫不怪罪隊長。

因爲,他們心裏知道,那是“龍口奪食、虎口搶糧”的事情,一旦麥子遭到雨淋,不但數量會受損,質量也會大打折扣,麥子喫起來會“發粘”,不好喫。

記得有一年,我們家裏在學校的操場上晾曬打好的麥子,正在喫飯的全家人,一看突然翻滾的烏雲和一聲緊似一聲的雷鳴,趕快放下碗筷,拿起工具就去收拾攤了一地的麥子。

因爲有好幾千斤,家裏就我和父母親三個人,那不是三個人能在幾分鐘的時間裏就可以幹完的事情。儘管費勁地幹着,但是天氣還是越來越壞,暴雨眼看着就要來了。

就在此時,一位鄰居看到了我們全家人的狼狽相,不但自己回家拿上工具,還把媳婦和兒子也一塊兒叫來了。另外一家鄰居聽到那個鄰居的吆喝聲,也馬上放下碗筷,和老公一起加入搶收麥子的隊伍中。

還是人多力量大,在鄰居們的幫助下,很快把麥子全部收拾起來了,並裝進麻袋,搬運到家裏的房子裏。就在我們把最後一車麥子拉倒家裏後,還沒有來得及卸下來,瓢潑大雨就劈頭蓋臉地落下了。

多虧了幾位鄰居的幫忙,纔沒有讓家裏的小麥淋雨。事後,我還曾經寫了一篇談鄰里和睦的文章,把這件事當作素材,在我們當地的晚報副刊上發表了。

從黑白電視機開始有了之後,我就給父母家裏買了一臺,父親看電視的兩個節目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是新聞聯播,另外一個就是天氣預報了。不但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還要看省電視臺的天氣預報。

父親的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去世前的幾個月,因爲父親股骨頸骨折臥牀以後,纔沒有看電視的興趣了。

每一位農民關心天氣預報,其實就是關心糧食生產,也就是關心自己全家人的命運。好在現在的天氣預報極爲準確,過去因爲天氣原因而怕麥子受損的情況,再也不會重演了,這真的是農民們的福氣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