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91』“短板”與“硬傷”

誰會承認“語文沒學好”是自己的“短板”呢?

再說“這個短板伴隨了個人一輩子”,怕是更沒有人願意承認了。

但事實卻恰是如此。舉個例子說吧,這樣容易讓人信服。

小王不喝水。

這是最簡單、最日常的一句話。倘若作個全面的分析,該包括哪些層次、方面呢?

先想想,再作主張。標準模式如下:

第一層次:語義框架分析。

施動者-小王,否定-不,動作-喝,受動者-水。

第二層次:詞類系列分析。

名詞-小王,副詞-不,動詞-喝,名詞-水。

第三層次:句型框架分析。

主語-小王,狀語-不,核心動詞-喝,賓語-水。

一個人倘若講究地、趣味地、表明教養地說話辦事,如上學問是不能沒有的,也正是靠着這樣的學問修養,一個人說話辦事才能真有文化水平。當然,還有另一個方面很顯然:無論怎樣簡單的話語中,都有語文的大學問。不覺悟、注意這個問題,即說明“語文是短板”了,“短板”是否“伴隨個人一生”也不言而喻了。

“不善於理解他人,也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個人能力上的“硬傷”。誰人會“明辨慎思”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都不會承認這個“硬傷”。

有人會說:“我和別人說話辦事、聊天都沒有問題的。怎麼會理解與表達有硬傷呢?”不錯,這很事實,似乎無可辯駁。但不要忘了,理解與表達是有水平層次的,更關涉個人的發展能力及人生髮展。

拿本《論語》出來,讀讀,寫個讀後感。或者,拿本《資本論》,看看,寫個閱讀體會。如此讀-理解,寫-表達,個人是否存在“硬傷”便可以即刻分曉了。語文能力是否個人的“看家本領”呢?

常思個人的“短板”“硬傷”問題,一個人纔是發展中的人。但首先要有這樣強烈的“短板”“硬傷”概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