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慢慢長大,也在慢慢的與這個世界和解。

昨天在朋友圈裏看到妹夫發的一段視頻,視頻裏的內容簡單,又令人心疼:我還是無法長大,沒有辦法與這個世界和解。

他和我很像,內向,不太善於表達。

一個內向的人,並沒有錯,只是大多內向的人心理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他們並沒有太多排解壓力和寂寞的方式,將所有的心事悶在心裏,日子久了,問題便出來了。

我也是這樣的人,曾一度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與別人打交道的自己,不喜歡與講話笨拙的自己,不喜歡與別人說話就臉紅的自己,除了自我否定外,外界的人,父母,親戚,領導,這些在你生命中重要的人,他們也在否定你。

以至於你沒有辦法相信,甚至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慶幸遇到了寫作,因爲寫作的原因,不停的看書,不停的聽課,不停的對外折騰,我的心態,認知不斷的提升,我逐漸開始覺得自己很棒。

當我逐漸在變好,也發現這個社會對於內向的人,一直抱有敵意,一直貼着負面標籤。

這些我可以不在意,但是當我有了女兒之後,我沒有辦法不在意。

麥子出生了,她非常非常的內向。

在她還不會行走時,她從來從來不會讓陌生人擁抱,連姥姥,舅舅,姑姑一樣的不讓抱。不僅不讓抱,看到生人就哭。

麥子奶奶特別喜歡跟人聊天,有時候推着她在小區來回轉圈時,遇到一個保安,一個同樓的大媽,她便扯着身子,大喊着離開。

2歲多時,帶着她去小區裏玩,小區裏的小孩們成羣結隊,熱鬧極了,她從來不加入。

我們同樓層有個女孩,比她大一歲,慢慢的他們成爲了好朋友,從此,她只有這一個好朋友,兩個人的隊伍裏,哪怕增加一個小朋友,她都會選擇離開。

她離開的時候,會以各種藉口,媽媽我渴了,媽媽我想去盪鞦韆,媽媽我困了。

之後,她在我們小區被一羣大媽,保安大爺貼上了許多標籤,不合羣,內向,怕人。

作爲媽媽,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我害怕她成爲第二個我,於是我和jiang先生決定給她報早教班,然後推遲一年上幼兒園。

在早教班裏,有許多的玩具,還有許多的陌生人,起初她哭着喊着死活不肯進園區,後來嘗試幾次,她慢慢的適應。

現在她大大咧咧的女漢子,還成爲了一個社交達人。

她總有講不完的話,在電梯口遇到一個陌生人還要跟人聊上天,有一次,我陪着她去打防疫針,她遇到同學的家長,也跟人家聊起來。

有時候,我明顯感覺到對方並不想搭理她,甚至假裝聽不懂她的講話,但是她自己還是聊的很開心。

看到這樣的情景,作爲媽媽,我是很難過,覺得自己的孩子被忽視了,不過也正常,別人沒有義務包容,喜歡你的孩子。

我想我的內向並沒有被父母看見,而慶幸我的敏感,幫助女兒在這個關鍵時期,有了很好的引導,再加上每天讀書,她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的強。

不是內向不好,而是內向的性格,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吃了大虧,別人如何來定義我們這一羣人,都沒有關係,但是在某個瞬間,我們一定感知到內向,爲我們帶來的不快樂。

去年,在年中會議中我的演講得到了大領導的認可,公司的女高管當着我的面說,內向的人反反覆覆琢磨別人的話,特會察言觀色,說她不會,在她嘴巴里,聽起來內向的人都是一羣綠茶婊。

有時候,不善言談,別人會誤認爲你能力不足,有時候,好不容易出了彩,收穫到的不是驚喜,也許是攻擊。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要照單全收,因爲那些走過的路,最終會化爲另外一種形式陪伴我們往前走。

妹夫那句話,我想改成這樣:

我在慢慢長大,也在慢慢的與這個世界和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