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帶貨帶幣還不夠,這次直接“帶娃”了?


馬斯克又又又又又開始搞事情了。

12月6日。

《華爾街日報》年度CEO理事會論壇上。

馬斯克稱:

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低且不斷下降的出生率;

經濟的基礎是勞動力,很多人認爲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人口增長失控了;情況完全相反,如果人們沒有更多的孩子出生,文明將會崩潰,記住我的話。


本來這種觀點沒什麼問題。

但是出自馬斯克之口。

就難免會讓人多想。


全球生育率跌跌不休?

雖然這件事發生在週一。

抖音上昨天也有過討論。

但是今天既然上了知乎榜首,我們就多少表示一下關注。


其實。

11月下旬。

#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 的話題就曾登上各大平臺熱搜。

根據最新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21》,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人口出生率爲8.5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最低出生率。

2020年我國人口淨增長204萬。

在14億人口龐大的基數面前已經不值一提。

四捨五入一下。

悲觀一點甚至可以認爲,中國人口已經進入了人口零增長階段。

這也是今年5月份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後。

6月份。

三胎政策開放。

7月份。

教培行業凜冬來襲。

8月份。

網絡遊戲被直指爲“精神鴉片”。

9月份。

騰訊、網易、嗶哩嗶哩等相繼開始“最嚴遊戲禁令”。

……

國內相關部門都在往“三胎”政策傾斜的緣故。

但是放眼全球。

雖然高收入國家早已“躺平”。

中等收入國家也已經“觸底”。

但是低收入國家的生育意願還是蠻高的。

2019年。

全球生育率總體還在2.3,高於國際公認2.1的人口增長底線。


從1900到2000年。

短短100年的時間。

全球人口就從16億增至60億,這種高增長率一度讓人恐慌。

但在2017年。

全球人口出生率突然減半至2.4。

2020年。

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柳葉刀》發表的研究預測,2100年,這一數字將跌至1.7,全球195個國家中有183個生育率將跌破2.1,大部分國家都將出現人口萎縮。

研究人員預測:

全球人口總數將會在2064年左右達到最高峯的97億,之後會在世紀末下跌至88億。屆時,西班牙、葡萄牙、泰國、韓國和日本在內的23個國家人口預計在2100年減半,中國人口預計將從現在的14億減至7.32億。

但在全球人口繼續走向最高峯的路上。

越來越低的生育率卻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句話:

工業化就是最好的避孕藥。

現實或許還真如此。

作爲工業革命源頭的歐洲,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低生育率危機,當時超過半數的歐洲國家總和生育率已經低於2.1的更替水平。

雖然二戰後的嬰兒潮一度扭轉了新生人口不斷下降的頹勢。

但70年代末。

歐洲生育率又降到了2.1之下。

但在當時並未引起各國政府足夠的重視。

到了2012年。

發達國家和地區中,除了法國、冰島、愛爾蘭、新西蘭等少數國家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總和生育率都遠低於2.1的更替水平。

在亞洲的新加坡、韓國,總和生育率甚至低於1.30。


至於法國。

作爲最早意識到生育危機,並及時採取鼓勵生育政策的國家。

早在1918年。

當時的生育率爲2.75的時候,法國政府就開始開始實施生育家庭津貼政策。

1920年開始。

法國政府又開始就利用稅法鼓勵生育,即“懲罰”未婚納稅人和沒有孩子的夫妻,向未婚無孩的納稅人徵稅時,多徵收除正常納稅額外的25%。

1939年。

法國政府正式出臺了鼓勵生育政策,通過60多年的努力,這才穩住生育率。

不過2010年。

法國的生育率也只有2.02。

當年。

法國政府在鼓勵生育方面的相關財政支出達到了830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

2020年。

雖然有疫情的部分原因。

法國生育率只有1.84。


馬斯克醉翁之意不在酒?

生育率的話題。

我們有機會再聊

回到馬斯克這一次的“大放厥詞”之上。

12月6日。

當被問及這就是爲什麼你有那麼多孩子?

馬斯克表示:“我想樹立一個好榜樣。”


發表低生育會導致文明崩潰的同一天。

馬斯克認爲美國不需要拜登政府的基礎設施法案,也不需要任何政府補貼。

因爲擔心聯邦赤子。

建議把拜登政府的基礎設施法案全部取消。


作爲美國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馬斯克的現有資產,甚至超過了曾經的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的市值,特斯拉也已突破萬億美元市值。

就像SpaceX一樣。

特斯拉也從美國政府獲得了重要支持。

曾經一度破產,資金鍊幾近斷裂,終於熬到了新能源汽車守得雲開見月明。

所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馬斯克這一次的呼籲不過是“過河拆橋”而已。

與此同時。

馬斯克還表示:希望在2022年開始,將Neuralink公司的微芯片裝置植入人體。

這不就是“圖窮匕見”嗎?

12月8日。

馬斯克以大約3000萬美元(約合19040萬元)的價格,出售了位於加州希爾斯伯勒市的別墅。

考慮到之前的“火星殖民”計劃。

印度人接管硅谷。

總有種要跑路的意思。

而在此前。

12月1日。

特斯拉剛剛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宣佈,該公司已經正式將總部從加州搬到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超級工廠。


馬斯克的個人資產和納稅額度早已是個老生長談的問題。

這一次“遷都”似乎又是爲了“合法避稅”。

考慮到馬斯克一直以來的行事作風。

這次“文明奔潰論”。

難道是因爲韭菜不夠用了?


互聯網寒冬來了?

馬斯克高呼“文明奔潰論”的第二天。

12月7日。

美國在線抵押貸款公司 Better.com 總裁維沙爾 · 加格一通短短3分鐘的視頻電話會議讓 900 名員工下了崗。

這一數字相當於該公司員工總數的 9%。

這些被解僱的人甚至得不到遣散費。


大洋彼岸。

12月1日。

@第一財經日報 消息,愛奇藝員工稱愛奇藝裁員20%-40%(3000人),虧損、選秀取消與短視頻擠壓生存空間。


愛奇藝的事兒還可以理解。

畢竟。

優酷背後有不差錢的阿里巴巴。

騰訊視頻背後有着流量之王騰訊。

愛奇藝卻攤上了百度這個不省心的主兒,想活下去,還得靠自己單打獨鬥。

騰訊就更厲害了。

甚至每年都會鬧出大大小小的裁員事件。



還有那個臭名昭著的35歲職業危機。

互聯網人口紅利吃盡。

互聯網格局進一步洗牌。

早已觸及天花板,正在有意無意的中國互聯網,或許已經迎來了寒冬。

馬斯克這羣資本家果然看得很遠。

眼前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就開始杞人憂天。

爲什麼生育率一直高不起來,爲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嗎?


最後。

我們再聊幾句。

看看聯想退休養老的福利待遇。

什麼都不說了。

JJZ。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