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鄉土中國》的困惑

最近一直帶領學生學習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實話實說,這本書挺難讀的。對於十五六歲的高一學生來說,這樣文字枯燥乏味,沒有多少吸引力,文章裏好多的概念、術語,在平時是很難遇到的,絕沒有《哈利波特》更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從我個人讀的經驗來說,也很慚愧,因爲學習的素養和能力太差,讀起來很是費勁,也讀得很痛苦,有些文章,有些段落,得讀好幾遍,揣摩許久,才能知道個大概。

既然如此雞肋,爲何還要知難而上呢?此無他,考試要考啊,這是新編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上冊的一個單元,叫整本書閱讀,整個單元就這一課。單元的閱讀指導說,要求讀通、讀懂,理解基本內容,力求觸類旁通,掌握學術著作的一般讀法。

應該說,教材的編者的考慮很好。中學生就應該接觸一些學術著作,要讀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文章。因爲這樣的文章,不是專業人士平時是不讀的。就像高中學生做的論述類文本閱讀,什麼時候你能看見一個學生甚或一個語文老師旁若無人地把這樣的文字讀得津津有味?那只有在考試的時候才被動地去讀,或者要講解了,纔去讀。無論從培養師生讀論述類文本的勇氣、習慣和能力的角度看,還是從應付考試的角度看,這樣的編排都屬別出匠心。

但實際情況是,許多的老師的閱讀功力堪憂。——學生不論,只說老師——粗看沒用;細看又做不來,絕不肯下功夫去關注概念、材料、論證、推理等要素,也不可能去深入思考、提煉。沒有把書從厚讀到薄、從長讀到短的功力。囫圇吞棗,一知半解,以己之昏昏,欲使學生昭昭。而且,閱讀是個個人行爲,我這樣讀、讀懂了,教給你讀,你未必未必受用,未必讀得懂。因爲每個人關注的點不一樣,理解力也不同。

還有一個問題是,怎麼讀,讀到什麼份上算讀了,怎麼檢測讀的效果,根據文本出一套試題來個檢測嗎?別的不論,先說讀的事。早上四十分鐘的晨讀時間,我把《再論文字下鄉》大聲讀了兩遍,什麼效果?只能算是過了一下文字,算不上讀。要讀懂,那還要做很多功課!我回想我讀《鄉土本色》《文字下鄉》時,一節課時間也只能通讀兩遍,讀《差序格局》時,更費勁!就是說,這裏的每一篇文章,要讀懂讀透,沒有個兩三節課是拿不下來的!全書共有十四篇文章。

什麼時候讀?課下嗎?不要做夢!課上嗎?這得多少課時?一節課,老師屁都不放,全交給學生,又能讀出個什麼所以然呢?再說這樣幹,學校也不允許——學校斷然不會允許老師上課一言不發讓學生自己去讀書,而且會責問那要老師幹啥喫的。所以課堂上老師要時不時地督促、約束,或者來個示範,學生真正可用的時間很有限!老師爲啥還要花時間督促、約束呢?因爲一遇到燒腦的地方,學生懶得思考,就會直接躲過去,三躲兩躲,到處都是坑,無處可躲,就讀不進去了——思想索性開小差了。有實驗證明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就是說越來越缺乏耐心,再加上這樣的文章本身吸引力就不足,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

這樣的讀法,如何保證質量呢?單純靠檢測麼?老師再費勁整一套題出來,讓學生做一做,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因爲讀的目的在於培養一種讀書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如果習慣沒有一點一點地養成,能力沒有一點一點地提升,那麼再怎麼考試也只能徒增學生的煩惱,這樣的閱讀教學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教學。

一種習慣的養成,一種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靜下心來,耐得住性子,需要長久的習得。閱讀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那種鬧哄哄作秀的讀法,與初衷背道而馳,就像蒸一鍋饅頭,隔一分鐘就揭開鍋蓋看饅頭熟了沒有的做法,是永遠也不可能把饅頭蒸熟的。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思想的成長髮展史,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