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鹹韭菜

四十年前,在我的家鄉農村,無論春夏秋冬,農人下地幹活,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出工,先幹兩個小時,再回家喫一碗酸滾水泡黃饃,纔開始一天正式的活計。中午吃麪,晚上喝點麪湯。面經常是白水煮麪,春夏秋還能見點綠菜葉,或者從地裏幹活回來捎帶拔點野菜,到了冬天沒有了綠菜葉,鹹韭菜就成了最好的下飯菜。

在那個年代,醃蘿蔔、醃黃瓜、醃芥菜、鹹韭菜之類都是難得的佳餚,也是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能喫得上的家常菜。鹹韭菜如何能過冬不壞?這裏有講究。小時候跟着我姥姥生活過幾年,每年到了秋末冬初,過了霜降,是醃鹹菜的最佳時節,姥姥都要醃幾罐鹹菜。據說經霜以後,各類綠葉菜諸如白菜、韭菜更利於儲存。

我看過姥姥醃鹹韭菜的全過程。整一把老韭菜,摘洗乾淨,把水分晾乾——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爲不把水分晾乾,醃的韭菜存放時間不長,且容易壞。晾乾水分以後,把韭菜切成寸段,放在一個大瓷盆裏,撒上鹽,用手使盡揉搓,等韭菜段都變軟,把變軟的韭菜裝進一個罐子裏,封口,等上幾天,就可以吃了。我曾經在第二年的四五月份還喫到前一年醃的韭菜,味道超級好。

上班以後,到一個開診所的同學那裏玩,遇到一個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同學,彼時正值飯點,於是幾個人就準備在診所的後院做飯喫。菜除了一顆白菜外沒別的,大家覺得寡淡。在政府工作的同學說了一句,“要是有盤鹹韭菜就好啦”。話音一落,沒人再接話,靜了一會兒,笑語聲才又回來。這纔剛喫上新鮮蔬菜幾天,就又開始懷想鹹韭菜了嗎?這樣的調侃有點類似於現今的人們調侃說“別吃了幾天飽飯,就忘了餓肚子的時候!”

是啊,一盤鹹韭菜能把一羣人的魂魄鉤連在一起。後來即便是進了城,且長時間生活在城裏,鹹韭菜也是家常餐桌上的必備。但是這樣的生活習慣,最終讓人愛恨交加。愛的是,有了這盤鹹韭菜,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可以省去好多花銷;恨的是,經常食用鹹韭菜,對於身體的健康來說又是一個潛在的危險。以前飯桌上天天離不了鹹韭菜,是因爲沒有別的菜可喫;現在餐桌上早已撤下了鹹韭菜,是因爲人們要喫得更健康,並且可以喫得更豐富多樣。

人類的一點點進步都體現在人的生活習慣的逐步改變上,而人的生活習慣的改變,離不開物質基礎的極大豐富,離不開科學常識的發展與普及,更離不開人自身對客觀世界評判的是非對錯的不斷修補與訂正。一盤鹹韭菜,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與自然和同類鬥爭的歷史,也伴隨着他們魂靈和肉體的生生滅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