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视角

真相,它代表着事物、事件本来的面目。

视角,则是我们看待事物和事件的角度。

通常我们看到的是真相?还是一个视角?


真相

一堆木头,我们可能认为它是燃料,可以用来烧火;木匠认为是块好材料,可以用来做家具;而艺术家,认为它天生地长,稍加雕琢,可以作为艺术品展出。

那这块木头到底是什么?是燃料,是家具,还是艺术品呢?

或者真相是木头么?

木头是我们为了识别它,赋予它的一个概念,也不是真相。

而在不同人的视角下,也会呈现不同的“真相”,和真相本身没什么关系。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没有真相,只有诠释。”

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不同视角下对于事物的诠释。

视角

视角是由我们的认知决定的。

国家、民族、文化和宗教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如果长期处于固定的场所、固定的群体、固定的模式,很容易让人形成固定思维,进而眼光短浅,认知狭隘,对事情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并做出判断。

与真相越来越偏离,更计较眼前利益的得失,与人的分歧和矛盾越来越多,这也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和个人之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却也增大了我们筛选信息的难度,变相地增加了我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和时间。

再加上算法大数据和投其所好的方式,使得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己喜欢的信息。

但是这些是真相么?

在心理学上,称为“确认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是趋向于看见我们想看见的,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当我们认定一个观点的时候,大脑会不断地强化并做出自洽的解释,同时对证明我们错误的证据,选择性地忽略和无视掉。

当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一件事件后,得出的结论也不是真相,而是接近真相。它并不代表我们比大多数人更高级,更超越,只是我们的视角不同。

变换视角,不仅让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的景象,也更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这本无高低对错,更无绝对之分,它给予我们更宽容,更谦和的态度去认知,去了解,去善待身边的人。

如何不让这种固化的思维局限住我们?

在工作生活中,与不同的人接触交往,拓展自我的认知面和兴趣点,对一切的观点保有包容的态度。

在信息过滤或是检索的时候,也不要把搜索途径和认知唯一化。针对互联网投其所好的推荐,搜索不同的关键词,多方面地了解,会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