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雲髻山

    歲末小雪後的12月初,一場冷空氣南下,使從化北部山區呂田鎮一帶連續幾個早上都下了厚厚的霜,白茫茫一片。這個星期六,是和同學們約好一起去登新豐海拔1434米高的雲髻山。

    在呂田墟食完早餐,準備了簡單的乾糧和水之後就出發了,到達雲髻山時已經是中午十一點半了。

    我們趕緊上山,山道旁的楓樹葉已經紅了,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鮮紅明亮的風姿,有些遲紅的楓葉開始轉爲淡紅。半山腰上那片密集楓樹林把整片山染紅了一大片,層林盡染景色盡收眼底,那楓樹與雜樹混生的山中,卻是在萬綠叢中點綴出紅綠雙映的斑色,豔麗非常,美哉,楓紅!

    遊道沿溪而上,溪水清澈見底,流水潺潺,小瀑布嘩嘩歡唱,翻動着銀白色的水帶,掀起陣陣涼風。

    前面山溪邊,峭壁上有一道用混凝土石版徹成的梯級,坡度達50度以上,遠遠就聽見一道瀑聲從上面傳來,這個瀑布的落差有128米,瀑布中央有一道突起的光滑花崗岩石上,刻有“新豐江之源”五個紅色大字,在正午太陽照耀下相映交輝。如果在每年的7一8月豐水期,水流以雷霆萬鉤之勢直衝而下,濺起浪花,太陽出來,照在水汽上,形成一道彩虹,氣勢磅磚,非常壯觀。

    雖然山溪道途陡峭,但是一路上的石景千奇百態,形象各異,給遊客無限的遐想之中。前面山坡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花崗岩石,然而大石頭中間,筆直地斷開爲兩邊,好象是被那位神仙舉起神斧劈開似的。其實,這個神仙就是雷神。當天上的雷雨雲帶着巨大的電流從此山經過時,剛好被地面山上的負電在這座花崗岩石上碰觸,一個閃電雷鳴,巨石就被強大的雷電劈開了兩邊。                                                              山溪中的小潭,讓遊客情不自禁地,探頭探腦仔細觀看,希望奇蹟發生,發現小潭中的的烏龜、石蛤、娃娃魚等高寒溪水中的珍稀水生動物的蹤跡,而拍照留影。

    一路攀登,一路觀看。多樣的植物羣落大同小異。常見的松、杉、楓、竹、坭稠株格等等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也有叫不出名的各類稀有物種和各類野生中草藥材,不勝枚舉。也是野生動物的的天堂,在這叢林法則中,行使着生命之緣力。

    攀登完人工石路,就要攀爬陡峭的自然山路了,真正體會到山野叢林的野性,置身在密林深處高寒地帶之中,嘗飲清澈甜美清涼的山溪石縫中的山泉水;欣賞着亂石叢中生長的大樹,靜聽着從高處傳來的鳥叫聲,望着時隱時現高高在上的雲髻山峯,心情舒暢,不知不覺地加快了登山的步伐。

    這時一段梵佛歌聲從山上傳來,開始時以爲是遊客身上的放音器播放的,但是,前面山上並沒有遊客,歌聲從何而來?沿着崎嶇的山石之道往上攀登,終於發現有一臺園形如小菜碟大小的錄唱機,擺放在一個高大的石頭上,來回地重複着這佛緣之歌,可能它的主人有意放在這裏而登山峯去了,或者是放在這裏宣揚佛道佛緣。使得這一段山路顯得清清靜靜,神祕而神聖。

    我們繼續攀登。一步一步地用力撐着身體往上,裸露的泥石路上佈滿浮塵,網狀的樹根成了防滑的天然梯級,路邊的小樹長期被上下山的遊客抓得光滑發亮。有些同學感到體力不支,雙腿生痛。就問一些從山上下來的遊客,從這裏到頂峯要多長肘間?有遊客見問,就抓住路邊的小樹停下來說:“我們沒有登到頂,感到體力不夠,就退下來了,上面的路更不好走,現在是冬日,日子短,還是早點落山爲妙”。另一個遊客也靠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上對我們說:“你們是幾點鐘開始登山的,現在纔到這裏?我們七點鐘就開始登山了,因爲要保持體力,走得慢,花了很多時間,現在太陽已經偏西了,害怕回來時在半山中天就黑了,所以選擇了撤退,”同學們聽了,伸了伸舌頭。

    這時,有一對年約三十多歲的夫妻,正艱難地從上面下着山。可能是登山前準備不足,沒有穿上登山鞋,一路下山,一路打滑。妻子的雙腿不停地抖着,面容失色,驚恐萬分之狀。丈夫即在前面小心地關注着,一時牽住妻子防止再打滑;一時又放手由妻子慢慢地深一步,淺一步地下山,而他自己也經常差點滑倒。在一段被遊客踩踏出塵的陡峭泥路里,妻子幹趣學着小孩子爬滑梯的方法,坐着滑下去,弄得整條䃿子全是塵土,站起來時,用手一拍掀起一陣塵霧,被山風一吹,飛往樹林深處了。這樣的尷尬場面沿途非常多,這時,又有一批遊客從山上下來,他們比較年輕,統一穿着登山服,手持專業手杖,揹着戶外旅行包,這些可能是登山驢友了。有同學問:“靚女,請問從這到頂峯還要多長時間?”一女遊客抓住一棵光滑的小樹,停下來,靠在樹上說:“從這裏到頂峯最快也要2個小時,或者更多,上面的路比這裏更加陡峭,我們都登了近5個小時纔到頂,現在太陽西斜了,天黑之後,這裏要下霜了,建議你們還是下山吧!這麼大年紀了,還能登到這裏,你們真了不起。”

    經這遊客這麼一說,同學們就產生了撤退的念頭,同學甲說:“唉!我們上山大遲了,現在日子短,天說黑就黑,又沒有帶電筒,下山還需要幾個小時,我建議,今日登山到此爲止吧?等來年開春之後,日子長了,我們再登也不遲啊!”他的建議,立即得到大多數同學的贊同,同學乙:“是呀!我們畢竟上了一把年紀了,山上高寒,氣溫低,山風冷,如果太陽一落山,天一黑就會遇到不可估計的麻煩,我們出來戶外活動,目的是玩的,何必認真?”同學丙接着說:“今年春,有幾個低我們幾屆的同學去登良口的通天臘燭山觀杜鵑花,有一個肥胖同學因陡峭的山路打滑而跌傷,導致這幾個同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千辛萬苦才地他弄下山來。”同學之說,箇中原因不言而明,於是,大家一致贊同落山。

    難怪新豐當地流傳着一個民謠:“阿婆髻,離天三尺四。人過要低頭,馬過要離鞍,有人上得去,不當皇帝當神仙。”正是對雲髻山的寫照啊!登上頂峯可不是件容易之事!

    淘氣要摸雲髻峯,阿婆高大接天空。冬霜難降登山熱,半天攀爬半山中。雲髻頂峯好望遠,羣山似浪奉新豐。小息寒侵緊步上,日已西斜光近紅。唯恐下山路黑滑,撤退路上道相同。不到峯頂休言勇,來年花開再稱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