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賽課第三片區收穫

今天有幸到了都江堰灌洲小學聽了四節科學課。分別是都江堰選送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郫都區選送的《測量肺活量》,金牛區選送的《用橡皮筋驅動小車》,溫江區選送的蘇教版三年級《食物的旅行》。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課中老師用泥土和剪開的盒子,和孩子們一起模擬了地殼運動的拉伸和擠壓的過程。爲了展示實驗過程,還運用了pad來讓孩子上傳小組實驗圖片和視頻。最後在收集分享地震的資料時,孩子們也利用了pad上的資料來閱讀和分享。

《測量肺活量》一課,老師使用了吸管和簡易肺活量測量帶。在指導孩子實驗時,老師選用了視頻提示+小組示範的方法,孩子們對於測量肺活量這個活動很感興趣,也很積極地投入在活動中。

《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新課開始,孩子們體驗了橡皮筋變化的活動。教師用問題串“慢慢用力把橡皮筋拉開時,橡皮筋變成什麼樣子,你的手指感受到什麼?”和“慢慢鬆開橡皮筋,橡皮筋變成什麼樣子,你的手指又感受到什麼?”,和書上拓展裏的概念讓孩子理解了什麼是彈力。之後再孩子們再根據橡皮筋的彈力,先驅動小車,再實驗探究橡皮筋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係。

蘇教版《食物的旅行》一課,老師準備了孩子前概念的消化器官名稱,讓孩子們一起討論了食物會經過哪些器官。接着用3D視頻讓孩子體驗了食物在人體中的旅行。這樣讓孩子們知道了食物會經過哪些器官。爲了強化這一概念,老師準備了有趣的圍裙,讓孩子們在小組內,把消化器官模型按正確的順序粘在圍裙上。之後又採用了模擬實驗,讓孩子模擬了食物在食道和胃這兩個器官裏的“旅行”。

今天的四節課聽完,我最大的感受——老師們爲了教學目標達成,做了很多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嘗試,同時也藉助了信息化手段、模擬實驗等等各種手段來輔助課堂。這麼多的設計、方法、改進,教學效果到底如何呢?我覺得依然可以用與教學目標對應的測評來檢驗。檢驗後,我們才能明確哪些改進可以保留,哪些改進還需要再優化。

最後我也用楊豔老師今天最後評課內容結束今天的分享吧


科學教學成長路漫漫,

與君一路前行不孤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