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聲明: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11月7日。

中國公民、北京市民、東城區居民@司馬南 洋洋灑灑用了十幾期節目就“鉅額國有資產流失”“政府採購信息安全問題”和“聯想的金融帝國”等問題向聯想開炮。

一通狂轟濫炸下來。

聯想的輿論處境幾乎比上一次的“5G投票門”還慘。

想想也不奇怪。

畢竟現在正在倡導“共同富裕”。

不知道聯想太過自信不屑迴應,還是聯想一度抓狂不知該怎麼迴應。

總之。

33天后的12月10日。

聯想纔在內網發出了一份“聲明”:

簡而言之。

就是聯想的股權轉讓合法合規合格,甚至還有小小的“喫虧”。


司馬南點火,張捷加油?

11月22日。

@司馬南 談到聯想事件,還停留在第四期節目《聯想的金融帝國:錢生錢,資本永不眠》之上。


中間。

司馬南發了幾期北大、清華講座。

12月1日。

子彈又上膛了。

又牽扯除了不少猛料。


司馬南也是精力旺盛。

噸噸噸噸噸。

一頓輸出。

高潮不斷。

當然。

司馬南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也不是“毫髮無傷”。

比如他18天被迫闢謠全家沒有移民。


又在2天前因爲“美國人”之後的“日本人@司馬健男”選擇報案。


直到現在。

還有人要司馬南爆出身份證。

不過。

司馬南的脣槍舌劍也不是毫無意義。

11月24日之後。

@張捷 也開始對聯想窮追猛打。

幾個小時前。

第十六期節目《歷史的膿包被遮蓋》更像是對聯想內網聲明的迴應。


如果說司馬南一聲吶喊,扒掉了聯想看似光鮮的外衣。

那麼張捷連聲驚叫,就是在用敲骨吸髓的方式爲聯想號脈。

有人質疑司馬南的專業性。

但卻無法從數據鏈上徹底扳倒司馬南。

至於張捷。

就更厲害了。

張捷家族是真正的滿門忠烈,一門三院士。

張捷本人更是生在中科院、長在中科院,後考入中科大,畢業後又回到了中科院核能所上班。

如果說司馬南是隔岸觀火。

那麼張捷就是在大義滅親。


聯想口碑崩盤?

前有司馬南點火。

後有張捷加油。

雖然網絡上各種“洗白”的文章層出不窮,就連老胡,都惹得一身騷。

但聯想依舊很鎮定。

不過。

就在11月29日。

財政部表示,將依法加大對上市公司等實體及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檢查力度。


司馬南直接就把這件事懟在了聯想和柳傳志臉上。


這不。

雖然是內部迴應。

但是傳到外網也就不是那麼絕密。

看這遣詞造句。

聯想的危機公關團隊看起來也不是那麼“聰明”。


聯想之前的的不迴應。

已經讓輿論有了太多的想象空間。

這一次的迴應做不到一錘定音的效果不說,語焉不詳的迴應,又只針對司馬南的一個質疑點。

於事無補不說。

反倒讓事態進一步惡化。

就算我不懂公關也能看到問題。

這裏的專業機構是誰,是否專業,認定標準又是什麼,這種關鍵性的信息還能保密來着?

一不小心還把審計局和中科院拉入漩渦當靶子。

這不。

頭鐵的司馬南又嗅到“血腥味”了。


且不說張捷與聯想剪不斷,理還亂。

2013年。

離開聯想14年的倪光南院士就說過,PC優勢無助於聯想轉型。

2018年。

倪光南再懟聯想,急功近利盡失機遇,聯想和華爲相比如龜兔賽跑。

同一時間。

倪光南院士還公開表示聯想的股改是失敗的,股份都改到柳先生那些個人手中了,科技人員佔股爲0。


聯想職工股這件事。

1995年。

聯想管理層和員工佔股35%。

2011年。

一直持有聯想控股35%股份的員工持股會,轉變成一個名爲“聯持志遠”的員工持股平臺。

與此同時。

泛海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把9.6%的股份轉讓給了柳某等6人。

隨後。

新成立的“聯持志遠”也迫不及待的把9.5%股份協議轉讓給泛海。

2012年。

“聯恆永信”故技重施。

2015年。

職工股化整爲零進入某些人的口袋也就罷了。

這一年。

中科院旗下國科控股股權被稀釋至29.05%,徹底失去一票否決權,股份更是隻剩下9.71%。

這纔有了聯想高管因爲喫相難看被“曝光”的爛事。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到現在。

還依舊有人對聯想心存幻想。


但這般捧殺聯想。

聯想扛得住嗎?

畢竟。

聯想在國內賺錢補貼國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比如同樣一款電腦。

在國外賣4639元。

在國內就要8999元。


聯想真的是太“捨己爲人”。

爲美軍捐贈大批電腦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畢竟。

從柳傳志到楊元慶。

聯想打心眼裏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家“中國公司”。


都說長子如父,更應該擔起家庭責任。

聯想比之華爲癡長了3歲。

可它卻一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漢卡之後,聯想還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

再者。

聯想的交換機研發比華爲玩了3年。

但華爲在交換機之上重新定義了中國網絡基建,還在5G、6G中擁有不俗的影響力。

同樣是聯想和華爲。

同樣是IBM。

華爲當年花了10億美元向IBM取經,最後一飛沖天。

聯想當年花了10億美元併購IBM,現在還是一身葷腥。


最後。

我們再聊幾句。

就像人民日報在2019年說的:

與其坐而聯想。

不如奮起華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