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的奇葩考试


人生处处是考场。一个人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考试,总有些考试让人难忘。

三十多年前,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后,经过了十分漫长又百无聊赖的暑假后,我步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一个学期下来,经历的第一场考试,让我难忘。

因为当年上半年的特殊事件,我们这一届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增加了一门时事教育课,每个星期上一次,每次两个小时。那个时候还很落后,几乎没有什么电教手段,但是我们两千多名新生,要在同一个时间上这门课。怎么上呢?学校大概有十个阶梯教室,每个教室可容纳二百来人,我们就分坐在这些教室里,人挨着人坐,坐得满满当当,讲台上方悬挂一台大电视,我们都仰着脸,听电视里学校的领导讲时事。因为人太多,教室里的暖气又很足,两个小时的课,听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

听着课,心里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凭什么?我们又没那什么,非要遭这个罪?关键是这样的课很枯燥无味,讲课的人面无表情,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声调、一副嘴脸。因为是第一学期,学生都还很守规矩,虽然很热,但也都装模作样地听得认真。更主要的是,辅导员说这课还要考试。

果不其然,到了元旦,学校组织统一考试。这是高考结束以后我参加的第一场考试。整个考试时间两个小时,生怕考得不好,所以一直都很紧张,拿笔的手一直在抖。答完试卷,才发现整张试卷皱皱巴巴,还有几处的字体因为汗水浸湿而模糊不清。交了试卷走出考场,心境久久不能平息。

参加工作以后,中学里的考试更普遍了。正应了那句老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中考高考的高规严格自不必多说,平时的考试却有诸多雷人之处,印象最深刻的是安排在操场空地上的考试。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学生抄袭。具体做法是,提前把学生坐的方凳排到操场上,方凳与方凳的间距行距都在一米以上,学生就蹲在地上,趴在凳子上考试。期中期末都这样考,这样的形式持续了几个学期,后来不知何故被取消。

学校里老师考学生司空见惯,学校考老师也不新鲜。常常是为了配合政府的某项学习教育活动,比如前些年每到岁末都要进行的师德师风教育,都要进行考试。不过那样的考试,总有人可以事先搞到答案,提前印好小抄,复印若干分踹在兜里。等到考试的时候,人人都一本正经地走进考场,监考老师也心照不宣,这样的考试,差不多算是开卷,最后,皆大欢喜。

这些考试不算啥,让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考试,考后把老师的试卷混在学生的试卷里头,统一阅卷,那才是真考试。很多学校都热衷于这样搞,因为可以给老师制造些紧张气氛。我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时特兴奋,超级自信,自以为水平很高,想露一手。考场上,我信心满满,奋笔疾书。可是事与愿违,我成了我所在的考场最后交卷的人(那个时候还允许提前交卷)。同在一个考场的两个同事早已经答完交卷了,就连学生都走光了,但是我为我的认真而得意。

几天后,主管校长找到我,关切地问我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没有好好准备?怎么考了这么点分数——我竟然考了所有参考老师的最后一名,因为我还是个教研组长,考这个分数不应该啊。我一头雾水,给领导说没事啊,我态度很认真的。后来得知,老师们把应付师德师风教育考试的计俩全都用在了这业务考试上,我也是无语了。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周围都是学生,那些同事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有形无形的考试一直都在路上,只要生命不息。我突然觉得,所有的考试都是在雕琢自己的灵魂,描绘自己的精神旅途,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得有个掂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