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听课

今天蹭课蹭到了南京大学 ,网上的非虚构视频课让我触到了国内一流名校的风采 ,名校很牛,上课的老师也同样牛,是《焦点访谈》 的前主编庄永志,和柴静、 白岩松、 敬一丹他们是同一代人 ,都是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顶流大拿。如今的传统媒体一落千丈, 央视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看到头发已稀疏的庄老师只让人感觉时代的潮流奔涌向前,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一路凯歌中日益式微,不免生出今夕何夕之慨叹。

庄永志老师离开央视投身教育,在南大分别开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想用十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柴静。2014年以来的这些年里,他果真培养出了许多的优秀学子,这次上网课就带了一位得意门生。网课的主题是《如何把生活拍出故事感 》,多年的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学实践 ,庄老师的课深入浅出,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大量的实战案例,让人听来十分过瘾 ,感觉收获多多。

听着听着我竟然流泪了,正巧儿子的电话打来,我马上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了他:能有机会聆听到名校老师的课,实在太幸运太幸福了,要感恩这个网络连通世界的时代 ;在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干什么样的事,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比如读书,如果老妈我当年再努力一点,上的大学就会好一些,人生的境遇也就不一样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学会去追求,趁自己还没有老,要勇敢地去追索去提升,不给人生留遗憾 。

这一年多的时光里自己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在学习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的道路上,检视自己的潜力与自律。都说写作需要天赋,现在不管有没有天赋,这条路我都会走下去。

最后温习一下庄永志老师的讲课,他在课中分享一段马克·克雷默的经验——

1、寻找高情感故事: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读者欲罢不能。

2、通向实在的生活:不是做采访,是走近他的生活。

3、要有正要展开的情节:他正要做什么。

4、在情节中寻找细节。

5、在场景中寻找细节。

6、体验对方的情感:医生不会说“呃,血,好残忍!”

7、要做研究。

8、要有主旨(theme),写作要有归宿(destination)。

9、要注意各方情感,要平衡。

10、随手记下好的隐喻和跟结构有关的主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