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之【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阅读摘记

原文: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

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

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

……

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乃杀故吴相袁盎。景帝遂闻诡、胜等计划,乃遣使捕诡、胜,必得。汉使十辈至梁,相以下举国大索,月余不得。

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安国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⑥。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大王自度于皇帝,孰与太上皇之与高皇帝及皇帝之与临江王亲?”

孝王曰:“弗如也。”安国曰:“夫太上、临江亲父子之间,然而高帝曰‘提三尺剑取天下者朕也’,故太上皇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临江王,适长太子也⑩,以一言过,废王临江;用宫垣事,卒自杀中尉府。何者?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

语曰:‘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诡、胜自杀。汉使还报,梁事皆得释,安国之力也。于是景帝、太后益重安国。孝王卒,共王即位,安国坐法失官,居家。

译文: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很宠爱他,允许他有自己推举梁国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听说后,心中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景帝不满,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而向他们责问责备梁孝王的所作所为。

当时韩安国是梁国的使者,便去进见大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七国叛乱的时候,从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宫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谈起这件事,眼泪就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兵击退吴楚叛军,吴楚叛军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军,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

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内地让车马来回奔弛,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

大长公主把这些话详细地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转告之后,景帝内心的疙瘩才解开,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认错说:“我们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给太后您增添了忧愁。 ”于是接见了梁王派来的所有使者,重重地赏赐了他们。从这以后梁王更加受宠爱了。窦太后、大长公主再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他的名声因此显著,而且与朝廷建立了联系。

……

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帝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汉朝的大臣不肯答应,就暗中派人刺杀汉朝当权的谋臣,以至杀掉了原吴国国相袁盎。汉景帝便听到了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谋划,于是派使者务必捉拿到公孙诡、羊胜。汉派使者十批来到梁国,自梁国国相以下全国大搜查,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抓到。

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隐藏在梁孝王的宫中,韩安国入宫觐见梁王,哭着说:“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当该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紊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梁孝王说:“你何必要这样呢?”韩安国眼泪滚滚而下,说道:“大王自己忖度一下,您与皇上的关系,比起太上皇与高皇帝以及皇上与临江王,哪个更亲密呢?”

梁孝王说:“比不上他们亲密。”韩安国说:“太上皇、临江王与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之间的关系,然而高皇帝说:‘拿着三尺剑夺取天下的人是我啊’,所以太上皇最终也不能过问政事,住在栎阳宫。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只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墙内空地的事,最终自杀在中尉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究终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

俗话说:‘即使是亲生父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附谁呢?”

话还没有说完,梁孝王痛哭流涕,感谢韩安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朝廷的使者回去报告了情况,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这是韩安国的力量啊。于是汉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韩安国。梁孝王逝世,恭王即位,韩安国因为犯法丢了官,闲居在家。

苏缘曰:

王者近身之人,若为邪臣,久之,王成邪君,喜怒灾祸他人;若为贤臣,久之,王为明君,凡事均益百姓。

宫廷剧《还珠格格》,皇后本贤良,无奈其乳娘容嬷嬷,乃奸邪之人,刁钻恶毒。每皇后遇窝心之事,容嬷嬷益戳其痛处。皇后本自善与恶之间摇摆不定,经容嬷嬷挑事,面相如豹,邪心亦固。自此小事成大事,大事不可收场,皇后贤淑之名渐远,所造之事益损名德。

结交友人,观其品性为重中之重,歪邪之人,近其身亦染邪性;良善之人,近其身亦习品正。

是以孟母三迁,择贤而居,因此成就贤才孟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