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不忘來路,未來可期

      (通訊員: 餘可欣 指導老師:章思思)“我只能送你到這裏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電影《千與千尋》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着走完。”我們一路成長,只能一路向前。所以,“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縱然往事難追,仍有前程可期。

      被抹去名字的千尋爲了救回父母,踏上前方未知的路,在歧途中收穫成長。冒險路上,她從膽怯走向勇敢,始終不變的是一顆善良澄澈的心。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過一段迷茫歲月,被困在那段時光裏,不得已在自我的掙扎中實現成長。走出幼稚迷惘的年歲,才更能理解,所謂成長就是捨棄一些東西,我們終將揮別過往,勇敢前行。

      人總歸要長大,哪怕再不情願。千尋懷揣着滿腔熱情想要從湯婆婆手中解救被控制的生命,卻發現一切並沒有那麼容易,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她也被迫成長。接受一個平庸的自己,面對最真實的自己。與其貪戀從前的美好,不如一路向前看。即使有親友陪伴,我們仍需獨自面對這個世界,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電影《千與千尋》中對於成長的理解也浸潤着日本美學的傳統:物哀、幽玄、侘寂。當千尋與無臉男在無聲的海上列車裏並肩而坐時,時間彷彿被抽離開,生命中的寂靜與疏離在這一剎那具象化。這恰如成長曆程中會有的莫名感傷的情緒,也印證了成長的殘酷:往昔已成回憶,我們只管向前。

      所謂成熟,村上春樹有這樣的詮釋:“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長大後,我們都要學會告別,包容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或許有些人遇見註定是爲了分離,有些事被記住已足夠美好,過往總是需要放手的,前路會有更多溫暖的遇見。

成長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我們步履匆匆,來不及回頭。即便偶爾想念,也要收拾好心情,整裝再出發,不忘來路,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 尹寶鑫 姜淑彥 鄒婷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